中唐時有著強烈的士族門閥成見,韓愈以〈師說〉一文鼓吹「聖人無常師」,以此打破門閥之見,強調學習的重要。而「道」,不只是知識,更是人生之道、成聖之道;我們尊重擁有這些「道」的老師們,虛心求教,可以提升智慧維度,並為面對未來的嚴厲挑戰儲備能力。
孫中山先生讀了賈捐之〈棄珠崖議〉,認為這篇是反對帝國主義最優秀的一篇,其實賈捐之是繞開了這個問題,而更針對現實層面來反戰。戰爭常源於慾望和憤怒,只有修剪多餘的慾望和情緒,方能自勝者強。
〈顏斶說齊王〉一事出自《戰國策》,因為他的見識,成就了底氣,能一人舌戰群雄,說服齊宣王重士的重要;接著,他提出「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的生活哲學,拒絕齊宣王的豐厚俸祿,保持自己的精神獨立性。
顧炎武《日知錄》中的〈廉恥〉一文係先論恥、後論廉。他在開篇先引歐陽修《新五代史》對馮道的批判,為什麼?因為歷史是一面鏡子,藉古可以鑑今。尤其如果官員缺乏廉恥觀,必然會導至國家禍敗亂亡。更重要的,這反映了從個人到整個時代一葉知秋的社會風氣卑下。他要發揮的是,「懼亂臣賊子」、「為法戒於萬世」的史學精神。
〈典論論文〉是曹丕的代表作品。若以道德論來評斷,曹丕是亂臣賊子,對妻子無情、對兄弟無義;但在文學上,他的詩纏綿委婉,開啟七言的新形態,而他的〈典論論文〉,更宣告文學脫離道德的附庸,著重在文體自覺和自我文氣的表現,是跨時代的新高度。其實也是希望後人能超脫道德評價,能以文學為曹丕定位的一種真心告白。
〈勸學〉是《荀子》一書開宗明義的篇首,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學習」是優化人生的最好方式,幫助我們用更好的方式去創作每個當下,讓生活精彩可期。
老子用一種溫柔的口吻,以百谷王、水與辯證,告訴我們:世界從來沒有辜負了我們,打破比較、打破固執、打破偏見,格局就會打開,看見了世界的廣闊,也才能知道自我生命的價值。
庖丁善宰牛,且技巧極為高明,原因不只是對事物瞭解透澈,而是能「得心」以「應手」,不會妄自硬碰硬,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順應是非和矛盾的間隙,以通透的智慧自如其中,方能逍遙處世。
從鴻門宴到垓下之困,項羽是勇猛剛毅、光明磊落的。奪王,他雖然輸了,但不一定是真輸;只是令人惋惜的,烏江自刎前,他儘管深明當下困境,卻沒有延長時間、把「失敗當作歷練,把歷練譜成智慧」,進而領略天命的低谷,是為了讓人在視野上、在境界上都有更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