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整 語文教育

化「不安」為「定錨」的孟嘗君

語文教育
孟嘗君本來因故差點被棄養,但卻養成了他的憂患意識,懂得為自己舖後路。他能養士三千,善用人才,都是隱隱然感到生命無情的威脅,更謹慎的去創造意義,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不安為其定錨,反而能在載浮載沉的大海裡,穩健的前行,也教會我們不安的意義。

諸葛亮〈出師表〉:捨小我,方能拾起大我

語文教育
「完成大我」並不是唱高調。〈出師表〉就是一封放下小我,成就大我的信,不只是寫給劉禪,而是寫給每一個正拘執小我的人,輕聲提醒:人可以不只是一滴水珠,當我們捨棄小我,成就大我,也可以從一滴水珠裡看見整片海洋。

王羲之〈蘭亭集序〉:續用文字傳薪火

語文教育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真跡,雖已失傳,但通過文字的解讀與摹本的巧似,我們還是可以藉以想像,在歷史中,那個大喜大悲真性情的一介名士,在那麼灰色的時代,努力燃起生命之火的王羲之。

柳絮紛紛擬飛雪:謝道韞的鋒芒與美麗

語文教育
謝道韞的人生從閃亮的少女時代,至哀樂中年,最後獨居中仍見風雅。她天生慧黠,能以直面面對平庸的丈夫造成的婚姻不偕,又在孫恩之亂時家破人亡,但她以聰敏捍衛自己的風骨,然後美,就留在每個柳絮紛飛的時光。

情重生婆娑:絕美《牡丹亭》

語文教育
人鬼情未了的結局常是殉情,但《牡丹亭》卻告訴我們:追求真愛的力量很大,大到可以衝破禮教約束、起死回生。杜麗娘表現了情愛萌動、青春覺醒、對生命的發現,通過還陽題材,以濃麗華艷,融奇巧、尖新與陡峭、纖細的語言,成為「情深而炙熱,瞬間即永恆」的最美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