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能怎麼打開孩子的耳朵與眼睛?

當孩子的耳朵和眼睛,被推播進某種音樂世界時,我們該怎麼做?有人罵:「洗腦歌沒營養!」在最需要累積對音樂美感、文學素養的年紀,孩子就大量接觸到這類音樂。或許我們更需要打開孩子的視野,讓他們知道,原來表達方式有很多,只是我們缺少看見。
當孩子的耳朵和眼睛,被推播進某種音樂世界時,我們該怎麼做?有人罵:「洗腦歌沒營養!」在最需要累積對音樂美感、文學素養的年紀,孩子就大量接觸到這類音樂。或許我們更需要打開孩子的視野,讓他們知道,原來表達方式有很多,只是我們缺少看見。
老鼠娶親是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以循環的情節進行,讓老鼠姑娘得到好歸宿,也呈現農業社會人情的厚道。
手機實在太方便了,孩子們的所有「想要」,幾乎都可以在手機上快速獲得;但也因此他們的童年正在從以「玩耍」為主的生活模式,轉變成為以「手機」為核心的生活方式。這一代孩子,對「實體玩耍」的動機和方式,正一點一滴地被改寫。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重新定義這群同時活在實體與虛擬之間的孩子們。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也是一篇成語故事,改寫自《戰國策.齊策二》。比賽畫蛇的人,畫好蛇後,多事為它添上蛇足,結果反而失去本已贏得的酒。比喻多此一舉,反將事情弄糟。
〈齊桓公的霸業〉乃根據《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周本紀》、《左傳‧僖公四年》、《韓非子‧二柄》改寫而成。敘述齊桓公因管仲的輔佐而稱霸天下,可惜晚節不保,被奸臣所害,不得善終。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節日。除了掃墓之外,還有許多習俗,如吃潤餅、吃青裸、踏青、盪鞦韆、放風箏等,在在顯示我們是個慎終追遠、感恩知足的民族。
這個兒童故事改編自《呂氏春秋》。話說戰國時期楚國有個阿強,決定乘船渡河去參加一場劍術比賽。心愛的寶劍「寒光劍」是他最珍貴的財產,阿強每天都仔細地保養它、呵護它,於是便帶著寒光劍上了船,準備好好表現一番。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當船行至河中央時,船身一陣搖晃,阿強一個不小心將寒光劍掉入河中,他要怎樣找回來呢?……
小蛇歡歡是條漂亮的錦花蟒蛇,牠熱情活潑又願意幫助人,在每年森林的生肖代表大會上,很自然地被推舉成為代表。但是牠謙遜地表示,所有的蛇不分老幼,都應該發揮特長,幫助別人,所以不需要特別選舉,都應該要造福森林。
老榕樹庇護著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從童幼到茁壯,從活潑歡欣到翩翩情懷、再到開枝散葉,而自己也老邁了。樹守護人、人守護樹,有日月精華、風雨滋潤,便都能頂天立地。
本篇神話根據《莊子.盜蹠》、《韓非子.五蠹》、《幼學瓊林》改寫,敘述有巢氏教導百姓架木為巢的經過,展現大無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