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工智慧ChatGPT風風火火。自從ChatGPT出現後,各界不斷預言各種工作會被取代;但哲學,正是最不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專業之一,譬如提出一種系統性的「新」理論建構。本文即藉兩千多年前的韓非子哲學加以闡述。
曹操曾經頒布詔令:「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須是像兵家及早期法家吳起那樣能夠阻止秦國東進、晉人攻打楚國的大將,才是真正能夠讓他心折的人才。所以什麼樣的思維才是管理學上最需要的思想?法家的管理哲學其實很值得我們深思與重視。
劉元卿撰作《賢奕編》的寓言故事時,特別意識到寓言的實用性功能,希望能藉此警醒人們,從而改善社會的不良風氣。
文中是劉元卿一些關於心性與形體的寓言故事。用以闡明人往往會「受惑於形」而表現出蠢昧行為,有時則是「心性有意不作為」而造成了墮落。是「寓莊於諧」的言在此、而意在彼。
成語專區
「光風霽月」這句成語原來是形容雨過天青後景色清明的樣貌。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人品高潔、胸懷光明磊落。後來也用來形容天下政治清明、局勢太平。
「出爾反爾」這句成語是提煉於曾子所說的『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切出自於你自己的言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今日多用來比喻一個人說話、做事反覆無常,言行前後不一。
夜郎國在今日貴州省境內,因為當時受崇山峻嶺相阻,對外交通完全隔閡。導致當地人不知漢朝疆域遼闊而與之相比,所以後人以「夜郎自大」形容人的見識短淺、狂妄自大。
「門可羅雀」可用來形容掌握權力或做官的人,在他們失去權勢後遭到眾人的冷落,走訪拜會的賓客越來越少的情況。後來也常用以形容做生意的人,因生意不好、沒有客人上門的情景。
這句成語形容門庭前拜訪的人潮川流不息、非常熱鬧。在歷史上常用「門庭若市」來隱喻人在高位掌權時,眾人爭相奉承巴結;或是引申生意興榮的樣子。
「相濡以沫」是形容魚兒在缺水時,會相互呼出濕氣並吐出泡沫濕潤彼此。我們常用這句成語來比喻人們在困難中彼此幫助,期盼脫出困境,所以該成語也可以用來表述人間溫情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