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爾反爾

「出爾反爾」這句成語是提煉於曾子所說的『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切出自於你自己的言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今日多用來比喻一個人說話、做事反覆無常,言行前後不一。
「出爾反爾」這句成語是提煉於曾子所說的『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切出自於你自己的言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今日多用來比喻一個人說話、做事反覆無常,言行前後不一。
夜郎國在今日貴州省境內,因為當時受崇山峻嶺相阻,對外交通完全隔閡。導致當地人不知漢朝疆域遼闊而與之相比,所以後人以「夜郎自大」形容人的見識短淺、狂妄自大。
「門可羅雀」可用來形容掌握權力或做官的人,在他們失去權勢後遭到眾人的冷落,走訪拜會的賓客越來越少的情況。後來也常用以形容做生意的人,因生意不好、沒有客人上門的情景。
這句成語形容門庭前拜訪的人潮川流不息、非常熱鬧。在歷史上常用「門庭若市」來隱喻人在高位掌權時,眾人爭相奉承巴結;或是引申生意興榮的樣子。
「相濡以沫」是形容魚兒在缺水時,會相互呼出濕氣並吐出泡沫濕潤彼此。我們常用這句成語來比喻人們在困難中彼此幫助,期盼脫出困境,所以該成語也可以用來表述人間溫情的可貴。
「結草銜環」是用來比喻受人恩德,至死不忘。「結草」與「銜環」分別是《左傳》、《續齊諧記》的報恩故事。後人用活著的時候,當「銜環」為報,死後則以「結草」為報,以展現有恩必報的美德。
「胼手胝足」是形容長期極為辛勞地做事,手掌、腳底的皮膚都磨長出厚繭。如春秋霸主之一的晉文公,當他身為公子時,因故出走流轉亡命其他國家,在經歷了近二十年的千辛萬苦、磨難挫折,最終在秦穆公的協助下,得以返回晉國為君的故事。
這成語是兩千年多前一個堅守諾言的愛情故事,雖然現代人看來,這個故事有些迂腐可嘆;但尾生一言九鼎的承諾,卻猶如一座明燈。我們不建議用強烈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執著的價值,但如此的執著,確實凸顯了信守的可貴。
自我主觀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卻往往鄉愿的不分是非、不自知的隨眾而行;或一知半解的說出連自己都沒把握的辦法或意見,就是自以為是。
在華人世界,民間常沿襲著種種祭祀祖先、神明的眾多儀式,這雖是慎終追遠的具體表現,但是這些活動最重要的精神,應是在虔誠敬肅情懷上感念先人的一切,而非在供品科儀多寡或祈求先人、神祉的庇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