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嬌

「金屋藏嬌」原本是個愛情諾言被實踐的浪漫故事,而且是我國歷史上有著赫赫盛名的漢武帝,用以展現珍愛之情的故事。原意是指為心愛的人打造一所富麗堂皇的居所;不過後人卻將這成語用在男人感情不忠或私養情婦上,使得原來的美意反而轉成負面意義。
「金屋藏嬌」原本是個愛情諾言被實踐的浪漫故事,而且是我國歷史上有著赫赫盛名的漢武帝,用以展現珍愛之情的故事。原意是指為心愛的人打造一所富麗堂皇的居所;不過後人卻將這成語用在男人感情不忠或私養情婦上,使得原來的美意反而轉成負面意義。
學習,不能僅是外在模仿,就像《莊子.秋水》說的,有人想要模仿邯鄲人走路的姿勢,卻無法懂得他們為什麼能夠走得風姿綽約的內在涵養;而不同的生活習慣、文化,也讓人在表相的模仿中失去了自我,最終進退失據,畫虎類犬。
「飲水思源」這句成語,是從南北朝著名文學家庾信〈徵調曲〉中「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所衍生而來的。一如台灣俗諺「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都是指人要懂得感恩,不可忘本。
「破鏡重圓」是指相愛的兩人因故分離,但最後終得團聚。歷史上記載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但很少能像樂昌公主與徐德言一樣,在重大的世局變遷後,仍能靠著對愛情信守,並在楊素的成全下得以重逢,隱居相伴終老一生。
人們為了避免輕啟戰端,經常會先以外交方式調解,這也就是兩千多年前「折衝樽俎」成語的由來。晏嬰在酒宴中,巧妙地運用智慧斡旋退敵,沒有使用武力,卻能獲得和平,將迫在眉睫的戰禍消弭於無形。這與《孫子兵法》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常用「風行草偃」來比喻上行下效。因為上位者的所作所為就像拂過草上的風一般,風所經行處,草便隨之傾倒,所以上位者的言行往往會給下位者帶來重大影響,不得不慎!
「黃粱一夢」是用來比喻真實世界所經歷的一切,最終,也像轉瞬即逝的夢境不復存在。在生活中,我們常自以為擁有許多事物,但當面對人生終點時,我們是否同樣感慨一生如「黃粱一夢」?
「見仁見智」這句成語出自二、三千年前我國的《易經》,用來形容不同的人在面對同一事物時,經常會有不同的看法。由於易學的深奧難窺,歷代遂衍生出許多不同的主張和門派,或許千門萬戶、學無止盡正是「見仁見智」最佳寫照。
很早就不被人類歡迎的「狼」,有著緊密的社群結構、性格難以捉模。而「狽」為足智多謀似狼的一種動物,因前肢短小無法獨自行動、獵食,因而需與狼配合。所以人們藉狼與狽的結合,衍生「狼狽為奸」這句成語來形容惡人相互勾結、為非作歹。
「文過飾非」是指犯了過錯,卻採取虛假不實或欺瞞蒙蔽的方式來掩蓋過失、粉飾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