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過」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子夏說:小人犯了錯,不但不知悔改,還會掩藏過失。」
「飾非」源自《莊子.盜跖》:「跖(ㄓˊ)之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強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藉柳下季形容盜跖「辯足以飾非」,來說明盜跖能言善道,卻用來掩飾自己不對的行為。
據《莊子.盜跖》中記載,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盜跖。當時跟隨盜跖的士卒眾多,他們四處橫行霸道、為非作歹……致使百姓深感痛苦。所以孔子對柳下季說:我希望能幫你去勸說盜跖。因為做為父親或兄長的都會告誡子、弟,驅使他們走向正途。但如果不去勸導,父子兄弟的親情就沒有了……。
柳下季說:「如果碰到不願聽從父親勸誡的兒子,不接受兄長教導的弟弟,縱然你再博學多聞、能言善辯,你所說的告誡、勸導,對他又能起什麼作用呢?盜跖這個人情緒起伏像噴湧的泉水,心思變化猶如驟變不定的風,力量強大到足以對抗所有的敵人的口才也足以掩飾自己的過錯,滿足了他的心意就高興,違逆了他的想法就發怒,還隨時拿話侮辱別人。我勸你就不必去找他了。」
因柳下季明白一個人根深蒂固、自以為是的習性,是形成人與人間衝突的主因,反勸孔子放棄規勸盜跖改錯向善的想法。《馬太福音》中也記載了類似的情況,耶穌對門徒說:「如果你的弟兄得罪了你,你就趁和他獨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誤,如果他聽從了你,你便賺得了個兄弟。但是如果他不聽,你就將他看作外教的人……。」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左傳.宣公二年》士季進諫晉靈公的一段話。他說生而為人、誰不犯錯?但犯錯後能痛改前非,才是最好的德行。相較今日「文過飾非」的社會風氣,怎不令人感到氣餒與無奈?在古代君王、士大夫或有德行的人會被尊稱為君子,當他們有過失的時候,猶如天上發生了日食或月食一樣,百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們都會馬上改正錯誤。而現代當權者在面對錯誤時,往往卻選擇掩飾或不予承認,更糟的還會以指鹿為馬的方式來蒙蔽事實。我們了解「文過飾非」的負面影響後,是否更應誠實地面對錯誤、改正過失?因為掩飾、辯解並無法讓錯誤消失,也無助於我們的進步和成長。
- 面對錯誤我們應該勇敢地承認,而不是「文過飾非」。
- 「文過飾非」的方法,只會讓別人更難原諒自己。
- 資訊爆炸、真假莫辨的時代裡,我們更需認清「文過飾非」的伎倆。
Bu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