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歐陽脩的寬如大海的格局,打開了千古士人的憂國憂民的另一種可能。〈醉翁亭記〉告訴我們:心懷人民的知識份子,可以盡力創造人民快樂,並且因為人們的快樂,感到雙重性的快樂:一方面是樂其所樂,一方面是實踐自我的創作性。而實踐快樂的能力,來自格局――有好的格局方能正確布局,並且帶來更好的結局。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命運,像與老天對弈,棋子的前進與後退,人都有主動的選擇權,只是為什麼有人把棋局走成死胡同,有人卻能把棋局走得別開生面?
原來關鍵是我們的「格」,有好的格,就能開出大的局。
格局越大,人生能裝進去的東西就越多,心若像一卮杯子,最多只能裝一杯水;但心中若如海灣般寬闊,便得裝進一片汪洋。

海薫る

打開宋代新局的功臣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歐陽脩(1007—1072),字永叔,江西廬陵人,四十歲時就自號醉翁,並完成千古美文〈醉翁亭記〉,晚年又自號六一居士,官至參知政事。

北宋初年奇澀、雕刻的時文「太學體」,流露著浮艷文風,令他深惡痛絕,那些文章,無法真的切合時事以議論。

仁宗嘉祐二年(1057)知貢舉時,他便利用主考之便,倡導文章改革,將那些形式樸素古雅、內容充實、有益於時政的作品選為上乘,也由此扭轉文章風氣。此次考試,蘇軾被取為第二名,曾鞏、蘇轍皆在榜中,是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榜單之一。

可以說,歐陽脩是領導北宋文壇重要的巨擘之一,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一改唐末到宋初的特重形式的詩文之風。一批本來默默無聞的青年才俊:包括蘇軾、蘇轍、曾鞏等文壇大師,張載、程顥、呂大鈞等曠世大儒,與包拯、韓琦、文彥博、司馬光等清官良將,都是在他激賞、推薦與提攜下而名揚天下。

他是真正奠基了宋代文化盛世基礎的大人物。使歐陽脩看見世界,看見未來,看見人才的,正是他寬闊如海洋的格局,於是歷史如千條河萬條流一般,匯流進了他的世界,從而流經更遠大的未來。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格局」讓歐陽脩成就宋代

畫荻教子

但歐陽脩並不是天生如此,「格局」與「眼界」是漸進式的展開――四歲喪父的歐陽脩,生活貧困,依賴其母鄭氏以蘆荻作筆,「畫荻教子」,在沙地上認字習書,進而學習古人詩文。

後來,識字漸增,便能讀書,然而書籍所費不貲,貧困的他於是從兒時學伴李堯甫家借書抄讀,天資聰穎、博學強記的歐陽脩,書都還沒抄完,就能夠背誦了。「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叔父非常高興,寬慰歐陽脩的母親,希望她不要因為家貧,不能提供孩子優良的學習環境而自責,說道:「此奇兒也,不惟起家以大吾門,他日名重當世」。

真正對他有啟發性的,是一本批判性很強的《昌黎先生文集》。

十歲那年,歐陽脩在李家發現了六卷殘破不全的韓愈文章,如獲至寶,在徵得李父同意後,歐陽脩把書借回家,工工整整抄錄下來,手不釋卷,在他心裡播下了一顆詩文革新的火種。

二十歲的歐陽脩參加隨州州試,順利通過後,1029年(天聖七年)春,經胥偃推薦,歐陽脩參加國子監考試獲得第一,同年秋參加國學解試又獲得第一,第二年參加禮部省試又獲得第一,歐陽脩連中三元,一時名動天下。

說到底,是童年沙上的文字逐步展開了他的可能性,經典著作打開了眼界,也墊高了格局,而且打開不只是歐陽脩的,還是整個宋代的新格局。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同其退不可同其進」的胸襟

歐陽修范仲淹

景祐三年(西元1036年),范仲淹派系與當朝宰相呂夷簡派系相鬥,呂夷簡誣衊范仲淹「越職言事,離間君臣」,於是范仲淹被貶至饒州做地方官。此事震動朝廷,范仲淹的同僚和朋友們為他餞行時,大聲稱揚「范君此行,尤為光耀」。而後輩歐陽脩為表支持,替范仲淹寫了〈與高司諫書〉,文中痛快淋漓地諷刺呂夷簡派系的虛偽行徑,說他們「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

後來,歐陽脩被誣以「託附有私,詆欺罔罪,妄形書牘,移責諫臣。恣陳訕上之言,顯露朋奸之跡」,貶為夷陵令。

這一年,歐陽脩正好30歲。

數年之後,范仲淹重新被重用,便想招歐陽脩一起進入政治集團的核心。歐陽脩卻婉辭:「昔者之舉,豈以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進可也。」這件事,足見歐陽脩的格局,不為己私,而為大局著想的寬厚。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千古美文〈醉翁亭記〉

康定元年(西元1040年),歐陽脩被召回京,復任館閣校勘,編修崇文總目,後知諫院。他擔任諫官期間,先後向仁宗獻上六、七十篇奏議,提出許多重要的政見,如加強邊備,建議重用范仲淹、韓琦、富弼等。在權知開封府任上、任參知政事及地方官時,也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范仲淹也(更是?)因為有了歐陽脩等人的支持,主持了慶曆新政,開啟了一連串打擊保守勢力的新改革。

在當時黨爭嚴重,人人求自保的環境中,歐陽脩身居高位,仍堅守大節,保持人格尊嚴,對惡勢力堅決抵拒,對社會責任自覺地擔當,都可見他的格局。只是黨爭不斷,宦海浮沉,一向支持范仲淹的歐陽脩,在范仲淹革新失敗後,又遭讒言貶至滁州。

然而,這次的貶謫,歐陽脩已經到了四十而不惑之年,更成熟的他,寫出了其代表作,文如其人,〈醉翁亭記〉最能表現他的人生風範。

後樂的「樂」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貶謫一定會讓遷客騷人為自己的不遇悲傷嗎?歐陽脩另起了一個境界,他說,我不悲傷,我很快樂――因為即便是這樣貶謫的時間裡,我仍感受到世界的寬闊,當我把天下生民都兜進懷裡,他們給我的溫暖,不但療癒了我的痛苦,還因我能創造他們的快樂,加倍了我的快樂。

這就是〈醉翁亭記〉的核心。

「剝筍法」聚焦核心

開篇「環滁皆山也。」作定場句,初稿上本寫滁州四面有山,並循方位介紹諸山,凡數十字,但最後歐陽脩的定稿只曰:『環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這五字不但簡潔,「環」字一出,直接感受到滁州群山環繞的魅力,接著繼續以「剝筍法」,層層遞進,從「環滁皆山」,縮小到「西南諸峰」、再而是「琅琊山」、山中的「釀泉」(一作讓泉)、泉上的「醉翁亭」、醉翁亭中的建亭者「智僊」,和命亭的「歐陽脩」。

這個巧妙的剝筍法,從鳥瞰遠景滁州大景,漸次聚焦在醉翁亭,和亭上的兩個人,不但點明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風景優美,山水互映,建造者和命名者各獨具匠心。更重要的是,當聚焦在歐陽脩之後,便實寫歐陽脩的心境。很誠懇的告訴讀者:「我歐陽脩的快樂,就是因為你們每個人的快樂。」

不是喝醉,是陶醉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歐陽脩擔任太守時,與當地人民、還有一些文客,都會來飲於醉翁亭,自嘲自己喝一點酒就醉了,寫下:「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醉翁也。」當時參政知事范仲淹等遭讒離職,歐陽脩也被貶往滁州任知州,一句「飲少輒醉」含義意味深長,引來不少解讀。

尤其後世批評家們,很多都聯繫起歐陽脩被貶謫的故事,說他因貶謫鬱悶而容易醉,然而,從〈醉翁亭記〉的文脈來看,一點也不是這樣。

歐陽脩雖自號醉翁,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意即此醉不只是喝醉,而是陶醉於「山水之樂」,並「得之心寓之酒」。是故,喝酒是一種「精神寄託」,而非「尋求解脫」的方式。比起耽溺於痛苦的自醉,歐陽脩的醉翁之意,更像是一種自得的陶醉。

換句話說,歐陽脩是快樂的醉,大凡有酒醉經驗的人會知道,痛苦的喝酒嘗試越喝越清醒,然而,快樂的時候,即便酒精濃度很低,也很容易喝醉。所以醉翁的「飲少輒醉」是真正感受到一種偌大的快樂,超越仕途的困阨,而是境界性上的超越。

凝鍊的互文

電影靠的是能掌鏡、運鏡的導演,用畫面來說文字;作家更厲害的是,通過寫字也能掌鏡、運鏡,真正把文字像電影一般呈現出來。

首段的剝筍法,由遠而近,由大而小的聚焦在醉翁亭、亭中的人,就像空拍機一路由高處鳥瞰,到貼近人物的性格。這個運鏡的技巧,發展的非常成熟,彷彿拿的不是筆,而是一台攝影機。

接著〈醉翁亭記〉繼續寫山間的朝暮晦明變化,和四時之景不同,他點出了清早散開的塵霧,也點出了傍晚的雲海,但相同的是,「樂亦無窮也」。而伴隨上山的滁人們,有非常精采的互文描寫: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至於負著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這個「互文」非常神奇,利用互文的句式結構,再理解句意的時候,不只是直譯:背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歡呼,後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遊客。

而是要經過轉譯,調換主詞,通過互文見意之法,感受到文字間不分行者、負者、不分老人、小孩,都在歡快地行走、休息、歌唱、應和,這裡的掌鏡更高明,利用互文的特殊修辭,把整路都動態了起來,把人物在時間和空間的交織的動態,寫成了限時的風景。

「互文法」比圖畫、照片甚至是影片更難的是,需要讀者的主動操作,才得以完成真正的情境。

可以說,這個互文是作者高超技術的疊加,同時也要理想讀者的詮釋,才能看出來的高妙。

快樂的層遞

歐陽脩〈醉翁亭記〉:打造寬如大海的格局

太守主辦的宴席裡,有魚肉肥美;泉香酒冽;野味野菜;有投壺、射箭、下棋的贏家,有大呼小叫,有賓客推杯換盞,歡坐在大聲喧鬧的人們的老太守,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

此時的歐陽脩有意識地知道自己是快樂的喝醉,他創了一個快樂的局,人們因為他的創造而快樂,他也因為人們的快樂而快樂,當太守歸而賓客從的時候,歐陽脩感受到了三個層次的快樂。

其一是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其二是:人知從太守之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三是太守之樂其樂。

禽鳥有原始生存的快樂,滁州人有凌駕於溫飽之上的遊玩的歡快,而太守是創造歡快的設計者,同時也因人們的快樂而快樂著。

歐陽脩政績斐然,百姓安居樂業,除了達成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更重要的是能創造讓人民快樂的情境,並且為這樣創造的別開生面的快樂,感到滿足。

格局決定結局

歐陽脩因為格局的展開,終於看見創造的可能,他雖然支持范仲淹的愛民情懷,卻不同於范仲淹懷國憂民的「憂」,而能更主動的開創快樂的層級。

他的格局宏偉,並能用精準的眼光去複利快樂。將一個偉大的與民同樂的格局,實踐在人民的生活,成為〈醉翁亭記〉創造的核心。

〈醉翁亭記〉全文貫穿一個「樂」字,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背後則包括了複雜曲折的內容,於歐陽脩而言,巍峨青山、清冽泉水、醇美人情,都是創造快樂的原料,酒不過是醉的媒介,縱情山水的人民、與民同樂的滁州太守,才是讓他沉醉的源泉。於此地,他找到了通往生命幽深之地的另一條途徑――是與民同樂、二是自己能主動的創造「大寫」的快樂。

當你真正明白了創造,便學會了真正的快樂,小我的哀痛只是一門課程,放大格局的快樂才是一種修行。

總結的說:歐陽脩是一位光明磊落、公正無私、以天下為己任的真君子。在這種人格力量下,兩個特點:一是文章、學術能體現道的本質,表現出一種剛正之氣;二是其詩文學術得時代風氣之先,具有領袖地位。

歐陽脩淡視名利,無欲則剛,但他不只是「守常」而是「創新」。不但在學術上對當時僵化風尚和陳舊價值觀進行抵制和反撥,也實際執行了創新的可能。但他的創作力,不是只在文字,而是能轉換成創造美好的未來,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吸取勇於擔當的因子,來培育抵拒庸俗的抗體,甚至轉化范仲淹的先憂,而能創造人民的快樂而後樂。

這也是讀懂〈醉翁亭記〉的重要意義所在,看懂〈醉翁亭記〉,你就能在歐陽脩的肩膀上,看到他的格局。

格局一旦被放大之後,就再也回不到你原來的小,因此,你的心有多大,你才會作這麼更大的準備,做更大的事。所以格局會決定佈局,佈局會決定你的結局。

放大你的格局。格局放得越大,你的人生就如同〈醉翁亭記〉一般,快樂的越不可思議。

黃承達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