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了避免輕啟戰端,經常會先以外交方式調解,這也就是兩千多年前「折衝樽俎」成語的由來。晏嬰在酒宴中,巧妙地運用智慧斡旋退敵,沒有使用武力,卻能獲得和平,將迫在眉睫的戰禍消弭於無形。這與《孫子兵法》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見仁見智」這句成語出自二、三千年前我國的《易經》,用來形容不同的人在面對同一事物時,經常會有不同的看法。由於易學的深奧難窺,歷代遂衍生出許多不同的主張和門派,或許千門萬戶、學無止盡正是「見仁見智」最佳寫照。
「門可羅雀」可用來形容掌握權力或做官的人,在他們失去權勢後遭到眾人的冷落,走訪拜會的賓客越來越少的情況。後來也常用以形容做生意的人,因生意不好、沒有客人上門的情景。
「利令智昏」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評論平原君趙勝的話。起因趙勝贊成趙王接受韓國獻城,導致秦國反撲、攻打長平,並在趙王一連串的錯誤抉擇後,發生中國歷史上最為慘絕人寰,令後人驚恐顫慄的「長平之戰」——血流成河、大地漂櫓,屍橫遍野、谷壑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