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識豆腐心:蘇平詠豆腐詩

豆腐是平日再家常不過的食材,明代景泰十才子的蘇平,在〈詠豆腐詩〉中透過對「淮南王術」傳說神話的系聯,琢磨豆腐製作技術與過程的刻畫,以反應僧道修行者能識味豆腐滋味的純粹之心
味識豆腐心:蘇平詠豆腐詩

豆腐是一項再家常不過的食材,不僅入手方便,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鈣,若配合著不同的料理方式,便能烹飪出品項豐富的佳餚。如一塊冰涼的嫩豆腐,淋上一點醬油膏提味,再搭配剖半的皮蛋,點綴些許蔥花,便是夏日麵攤、小吃店相當受歡迎的消暑冷盤──皮蛋豆腐;而將豆腐切塊油煎,加入爆香後的蔥蒜,撒點糖,並倒入米酒、醬油、蠔油和水後,以小火煨煮收汁,則餐桌上最下飯的──紅燒豆腐便完成了。當然,談起豆腐的料理,則絕對不能忽略的便是以其味道入選「CNN Travel」亞洲最佳街頭小吃之一的臭豆腐,發酵過的豆腐經過高溫油炸,溢散出的味道讓人又愛又恨,對於喜歡臭豆腐的饕客來說,臭豆腐這項名稱簡直汙名化了這道美食,應該要更名為「香豆腐」才是;但對於不習慣這種味道,特別是外國人而言,則避之唯恐不及啊!

弄拙成巧的新滋味?

不過,有趣的是,看似如此日常的豆製品,居然是一次誤打誤撞的煉丹成果所致
?宋代朱熹在〈次劉秀野蔬食十三詩韻.豆腐〉中便有「早知淮南術」一句,並且詩末注云「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所謂的「淮南王術」指的就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的煉丹之術。相傳劉安在一次的煉丹過程中,不小心將石膏混入豆漿裡,經過了物質變化與反應後,遂凝結成固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豆腐最早的原形。
儘管「劉安製豆腐」的真實性不可考,但或許被附會了帶有點神祕性的傳說背景,再加上豆腐色白方正的形象,而成為文人樂於詠物的對象,如宋代蘇軾有「煮豆作乳脂為酥」一句言豆腐的製作,而元代鄭允端則以「色比土酥凈,香逾石髓堅」指出豆腐的色香俱全。
至於位列「景泰十才子」的明代文人蘇平,其〈詠豆腐詩〉則用盡筆墨的細膩敘述豆腐的製作細節,卻在尾句若有似無的一筆帶過對於豆腐滋味的描述,頗富深意,耐人尋味。

味識豆腐心:蘇平詠豆腐詩

蘇平〈詠豆腐詩〉的言外之意?

味識豆腐心:蘇平詠豆腐詩

傳得淮南術最佳,面板退盡見精華。
旋轉磨上流瓊液,煮月鐺中滾雪花。
瓦罐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
箇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

首句,詩人便沿用淮南王劉安製作豆腐的傳說揭開這個板上精華──豆腐的面紗。

其中「最佳」的評價,即為此說法予以一個附會意義上的定位,也意味著豆腐這項食材在中國飲食中所具有的歷史性。
「盡退見精華」五字則極富畫面感的描述了製作好的豆腐從鹽鹵豆汁中取出的狀態。
至於詩人以「精華」指稱豆腐,便說明了這一塊塊已從豆漿凝固成塊的豆腐成品,其背後有著相當複雜的製作手續。因此詩人便在詩的第二、三句細緻刻劃這個相傳無心插柳的「淮南術」,真的演繹起來著實費功夫。

味識豆腐心:蘇平詠豆腐詩

透過「旋轉」、「煮」、「浸」、「剖」等動詞於句中的穿插、銜接,標示著豆腐製作過程由黃豆磨成豆漿,到煮熟豆汁過濾豆渣,再放入鹽鹵讓豆漿凝結,最後取出剖成豆腐塊,步驟緊密而環環相扣。
值得注意的是,詩人非常巧妙的運用了各種形象的類比來豐富豆腐在每個階段步驟的狀態感,如「瓊液」於意義言指的就是品質良好的汁液,甚至在道教體系中更理解為可用以求得長生的玉液,而「雪花」則呈現出潔白純淨之感,至於「蟾影」與「玉無瑕」則分別用月亮與玉來具體的形容豆腐由入模到脫模的狀態,而不管是任何階段、型態,都在在地回應了豆腐經過層層去蕪存菁的手續後最純粹、潔淨之「精華」本質。

然而,從視覺觀賞下這個歷經種種加工程序後的完美成品,其實際的滋味到底如何呢?詩人卻不再就主觀的味覺經驗詳實而深刻的敘述、交代,反而結論性的直指或許只有僧、道家才是能夠真正識得豆腐其中滋味的對象。蘇平如此精要的結句,不免讓人感到疑惑、不解,為何是僧道家呢?難道在明代這麼豐富的飲食文化情境裡,這些遊走大江南北的文人士子、美食饕客不過是「不懂吃」的純粹吃貨嗎?

味識豆腐心:蘇平詠豆腐詩

歷程:識味的樞紐所在

當人們談及美食的時候,很容易直觀的表述這個東西好吃、口感豐富,但其實不太會真的留心到一道佳餚的生成,其背後所蘊積的種種工夫與細節。甚者,更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美食」,已經是經過了各種料理方式的加工,因此儘管美味,但可能也與原味相去甚遠。詩人在這首詩中認為僧道者更能識得豆腐滋味的原因,其伏筆與意義或許就隱含在諸句豆腐製作過程的敘述中。豆腐正是經過層層階段的加工而成,隨著過程的繁瑣,越能取其精華,一如僧道這些修行者,唯有經過不斷的磨練才能夠砥礪心志的純粹、無瑕,一旦半途而廢,或者稍有不慎走火入魔,都可能前功盡棄。緣此,僧道家乃是透過修行減卻人世塵俗所挾帶而來的人性慾望、名利,因此更能領會「去蕪存菁」的不易,而這也許才是一塊豆腐最原味且真正的滋味──心


SARAW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