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食在豬,成食在人:蘇軾與〈豬肉頌〉(下)

蘇軾的〈豬肉頌〉所顯示的是一種自我建構的過程,從「自熟」、「自美」的自省,到自我品格的「好」,最後盡情在我,以「自家」品味的獨到精確,回應世人不肯與不解東坡的眼光。

蘇軾說完了如何料理豬肉後,接著便嘗試打破當地民眾對於豬肉這項食材認知的侷限與偏見,以回應造成豬肉「價賤如泥土」的關鍵原因。

首先,「黃州好豬肉」一句,顯示了蘇軾對於豬肉這項食材品質的百分百肯定。
這或許也可以回應蘇軾在言及料理豬肉的步驟時,為何沒有提及任何調料的關係。
一道好的佳餚,它美味的關鍵正是來自於食材本身,因此蘇軾在料理「好豬肉」時,自然也就不需要額外再佐以其它的調料,而是待它自熟、自美,保持食材本身的好滋味。
再者,蘇軾進一步點出造成豬肉賤價的根本原因在於「人事」上,並分別從貴者與貧者兩類人的認知侷限說明。

謀食在豬,成食在人:蘇軾與〈豬肉頌〉(下)

為什麼當時豬肉「價賤如泥土」?

謀食在豬,成食在人:蘇軾與〈豬肉頌〉(下)

第一、貴者不肯吃:
「不肯」一詞,意味著不是曾經吃過豬肉覺得豬肉不好吃而不吃,而是從牛、羊等各種肉類品項中本質上的否定了豬肉,因此與豬肉本身美不美味已無關係,這是貴者所存在的認知偏見。
換言之,富有的人更傾向花更多金錢享受山珍海味,至於豬肉過於普遍,便不屑一顧。
第二、貧者不解煮:
「不解」一詞,則指的是對於食材認知的不足,又或是料理方式的生疏與不當,反應的貧者在能力與認知侷限下,雖曾經試圖料理過,但因結果不理想,而煮不出其中的美味,於是選擇其他更好料理的食材來取代豬肉。

由此看來,黃州居民的偏見與侷限影響了豬肉的品價,也因而錯過一道佳餚的誕生。若由此反照東坡自身,其不也同豬肉的美味被遮蔽般,而遭到政治的迫害以致謫遷至此嗎?因此,東坡對於豬肉的「好」,就是在面對他人「不肯」與「不解」下的自我本質與品格的肯定,也正基於這份自我認同,才會有待「火侯足」而「自美」、「自熟」的自信。

當食材選擇與料理得宜,一道佳餚便擺在眼前待人品嚐

食材選擇與料理得宜,佳餚便擺在眼前待人品嚐。蘇軾最後以「打兩碗」大塊朵頤的行為與「飽得」呈現饜足的狀態,都在在的從行為與反應來表達這道佳餚無可言喻的美味。
這份美味的體驗,純為「自家」獨有、獨享,不受他者的觀感所影響。故以「君莫管」收束全詩,意味著整體性的回應富、貧者看待自己喜食豬肉的如何眼光,都無足干涉詩人對於這道菜餚的美味肯認。

謀食在豬,成食在人:蘇軾與〈豬肉頌〉(下)


蘇軾從自我建構的過程中,由省視悟出自美、自熟的道理;進而於自我認同中確立品質,最後則能自適其中且坦然自身處境,在〈豬肉頌〉打油詩的歡快節奏背後,涵納的是一道美味佳餚的精髓,更隱喻著詩人的自我告解,遂無怪乎明清文人如此推崇與附會。

許逢仁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