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樂府詩兼具「禮儀性」、「音樂性」、「民間性」之特性,對我國詩歌發展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主要可以概括為家國社會、愛情婚姻、人生啟示三大面向。本文首先聚焦於家國社會,就外交、軍事層面,彰顯漢代樂府詩的力與美。
本文聚焦漢代以前的謠諺,通過譏刺讖語、農務勞動、食色體驗、人物風評、人生經驗五個面向,凸顯古代謠諺的豐沛生命力與多元文化風貌。
古代的「謠」與「諺」是饒富律動感的「徒歌」與「傳言」,往往體制短小且散布於浩瀚的傳統文獻中,所以容易遭到忽視。本文聚焦漢代以前的謠諺,先就天下治理、社會事件二方面一睹風采。
該文聚焦〈離騷〉,以闡明屈原對於倒黑為白的世道抨擊、個人應當何去何從的探尋。並從詩學發展的角度,揭示〈離騷〉與《楚辭》,對於遊仙詩、山水詩、閨怨詩、七言詩與漢賦發展的影響。
《楚辭》是與《詩經》遙相輝映的經典詩章,尤以屈原的〈離騷〉為核心,詩中憤世情態和不遇之思躍然紙上。本文主要聚焦於屈原對個人德行和志節的表述、美人遲暮的悲嘆,以及申說正道等面向。
《詩》義不明的現象,不僅和詩類文字的特徵有關,也深受當時「詩用」觀念的影響所致。儘管對於《詩》義的詮解莫衷一是,但隨著東漢以來《毛詩》的影響不斷擴大,〈毛詩序〉也就成為進一步瞭解《詩》之文化價值與文學特色的關鍵了。
《詩經》是我國先民遺留最早的詩類總集,它的的產生,未必是先民對於詩類具有明確的創作意識,而大抵是與勞動需求、表達衝動、儀式行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