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燕策二》「趙且伐燕」的故事。
背景發生於我國戰國時期,當時群雄並立,各自為了獲取土地、財富、人口而不斷展開兼併戰爭,彼此間征戰討伐不止,有為了生存、也有為了更強大。有一次趙惠王想要攻打燕國。謀士蘇代認為兩國發生戰爭,必會導致生民塗炭,他更憂心趙、燕兩國因戰俱傷後,會被趁機坐大的秦國給併吞了。於是蘇代就代替燕國遊說趙惠王,並以「鷸蚌相爭」作為比喻,希望趙惠王不要輕啟戰爭,因為得利的,將會是秦國這個漁翁啊!
當蘇代見到趙惠王時,並沒有直接請他休兵止戰,反而說了一個寓言故事︰「大王啊,我來貴國時,途經易水,看到河邊有一隻蚌,正把殼打開晒太陽,這時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嘴去啄食蚌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即合攏雙殼,把鷸鳥的喙嘴給緊緊的夾住了。鷸鳥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曬死!』蚌不甘示弱地說︰『今天你的嘴拔不出,明天你的嘴還拔不出,很快的你也活不成。』正當雙方僵持爭鬥、互不退讓之際,一個漁夫正好經過,看見當下情景,毫不費力地就把牠們一起抓住。」
蘇代接著說︰「大王啊,今日趙國攻打燕國,燕國必然全力抵抗,如果雙方也是爭鬥、僵持不下,而造成兩國嚴重的損傷,我怕鄰近的秦國就是那個漁夫,他會趁機消滅趙、燕兩國啊!」
趙惠王聽了蘇代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同意取消攻打燕國的計畫。
鷸(ㄩˋ)鳥的種類繁多,多棲息、活動在河岸、海岸濕地,是鷸科類的通稱。
鷸的體型大小不一,多為嘴、頸、腳長,但也有少數短的。羽毛顏色則多為灰、褐等色調。經常涉水捕食小魚、貝類等。
那麼,蚌又長什麼樣呢?「蚌」(ㄅㄤˋ),也是動物名,雙殼類。如蛤蚌、蛤、二枚貝等。
蚌常棲息在淺海、淡水或河海交界的砂質、泥質水底。
可長成八、九寸,除珠、殼可製器外,並有很高的食用價值 。由於有些蚌會生成珍珠,備受世人的重視。
我們要怎樣將「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個成語,活用在現代的生活中呢?
1. 鷸蚌相爭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與其讓他人坐收漁人之利,雙方不如各退一步。
2. 團隊成員如果鷸蚌相爭,往往會造成「親者痛,仇者快」的後果。
3. 他們鷸蚌相爭的關係,反而把大好機會平白送給了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