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結果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鷸蚌相爭

戰國時期群雄並爭,蘇代見趙惠王,以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對趙王曉以結果將是漁人得利的大義。終使趙惠王同意取消攻打燕國的計畫。而這個成語,後來也經常被用在所愛相殘,他人得利的比喻上。

  • bubububu
  • 2022 年 5 月 11 日
  • 常用成語

這個成語出自《戰國策.燕策二》「趙且伐燕」的故事。
背景發生於我國戰國時期,當時群雄並立,各自為了獲取土地、財富、人口而不斷展開兼併戰爭,彼此間征戰討伐不止,有為了生存、也有為了更強大。有一次趙惠王想要攻打燕國。謀士蘇代認為兩國發生戰爭,必會導致生民塗炭,他更憂心趙、燕兩國因戰俱傷後,會被趁機坐大的秦國給併吞了。於是蘇代就代替燕國遊說趙惠王,並以「鷸蚌相爭」作為比喻,希望趙惠王不要輕啟戰爭,因為得利的,將會是秦國這個漁翁啊!

當蘇代見到趙惠王時,並沒有直接請他休兵止戰,反而說了一個寓言故事︰「大王啊,我來貴國時,途經易水,看到河邊有一隻蚌,正把殼打開晒太陽,這時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嘴去啄食蚌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即合攏雙殼,把鷸鳥的喙嘴給緊緊的夾住了。鷸鳥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曬死!』蚌不甘示弱地說︰『今天你的嘴拔不出,明天你的嘴還拔不出,很快的你也活不成。』正當雙方僵持爭鬥、互不退讓之際,一個漁夫正好經過,看見當下情景,毫不費力地就把牠們一起抓住。」

蘇代接著說︰「大王啊,今日趙國攻打燕國,燕國必然全力抵抗,如果雙方也是爭鬥、僵持不下,而造成兩國嚴重的損傷,我怕鄰近的秦國就是那個漁夫,他會趁機消滅趙、燕兩國啊!」
趙惠王聽了蘇代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同意取消攻打燕國的計畫。

鷸蚌相爭

鷸(ㄩˋ)鳥的種類繁多,多棲息、活動在河岸、海岸濕地,是鷸科類的通稱。

鷸的體型大小不一,多為嘴、頸、腳長,但也有少數短的。羽毛顏色則多為灰、褐等色調。經常涉水捕食小魚、貝類等。

鷸蚌相爭

那麼,蚌又長什麼樣呢?「蚌」(ㄅㄤˋ),也是動物名,雙殼類。如蛤蚌、蛤、二枚貝等。

蚌常棲息在淺海、淡水或河海交界的砂質、泥質水底。
可長成八、九寸,除珠、殼可製器外,並有很高的食用價值 。由於有些蚌會生成珍珠,備受世人的重視。

我們要怎樣將「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個成語,活用在現代的生活中呢?

1. 鷸蚌相爭的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與其讓他人坐收漁人之利,雙方不如各退一步。
2. 團隊成員如果鷸蚌相爭,往往會造成「親者痛,仇者快」的後果。
3. 他們鷸蚌相爭的關係,反而把大好機會平白送給了對手。

bubu

上一篇
下一篇

網站累計

  • 867,381 次瀏覽

版權所有 © 2025 中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