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狽為奸」這句成語是用來譬喻惡人間相互勾結、一起為非作歹。
在自然界中,狼群有著緊密的社群結構,具有高度領域性,性格難以捉模。狩獵時,合作以及策略性獵捕,是「狼」的特色。因狼喜愛捕捉羊等家畜,很早就被人類視為不受歡迎的動物。
而「狽」至今無法確認是何種生物?但依據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廣動植之一》,稱「狽」是一種足智多謀、並且似狼的動物。因為前肢短小、無法敏捷行動,必須藉由狼群馱負狩獵,不過狼、狽合作時牠能指引狼群捕獲更多的獵物。
由於牠們分開捕獵時績效不佳,所以我們也會以「狼狽」來形容自己在遭遇困難或進退失據時所面臨的窘態。
「狽」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酉陽雜俎》接著說:曾有旅人獨自行走於郊野遇到了狼群,慌亂中,他急忙爬上附近一個很高的草堆,群狼見狀束手無策、呆立原地。
不久,有兩隻狼進入狼窩,從狼穴中背負出一隻老狼走到草堆前,老狼看了一下,隨即用嘴拔除草堆下方的草莖,狼群見狀後也全部開始模仿拔除,眼見草堆即將塌陷。危急中,恰巧有獵人經過,立即驅走狼群,旅人才平安逃過一劫。事後眾人決定挖掘狼窩,並將捕捉到的狼群全部殺掉。——他們懷疑那老狼就是傳說中的「狽」。
從這故事中我們也可以得知,老狼所展現的智慧、技巧,幫助了年輕的狼群解決牠們從未經歷的問題。這不由讓我們想起,人們常掛嘴邊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諺語,不是如出一轍?有太多懵懂未知的事物存在於我們人生中,為了能讓我們事半功倍、避免失敗,或許我們也需要長者智慧與經驗的引導和協助。
從個人到國家、社會,相互協助是成功的重要法寶;但是如果把合作精神用來同流合汙、危害社會,那就不是人情、法理所能接受的了。
- 「狼狽為奸」的結果往往是身敗名裂、自食惡果。
- 倘使為了一時的名利,卻選擇了「狼狽為奸」的做法,日後必遭譴責。
- 如果惡勢力與權勢「狼狽為奸」,善良的百姓將受無妄之災。
Bu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