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經常有意地行、說一些浮誇言行,以迎合眾人,博取眾人的注意、好感或是擁護,這就是譁眾取寵。實則我們要避免斷章取義的引用,甚至曲解原意、張冠李戴的情形發生,更不要受到有心人士「譁眾取寵」的利用與欺騙。
耳濡目染是說一個人在某個環境中聽久了或是看多了,將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大至國際變化、社會現象,小至家庭教育、個人學養,幾乎任何事都會因為「耳濡目染」而受到影響,吾人不能不慎!
「反璞歸真」是希望我們放下世俗的外象與修飾,復歸人的純樸本質,回到天然、自然、原來的樣子。這樣才能「無待」地獲得內心的自然喜樂,不受外相羈絆與侷限。
「抱薪救火」的例子自古以來比比皆是。尤在戰國時期,各國間彼此兼併攻伐不止、民不聊生。 四分五裂的諸侯,有的為了避免被攻打而締結盟約,有的為掠奪他國土地而發動戰爭,導致一些戰敗國為求止戰而割地求和,但是這種抱薪救火的做法,最終難免走向覆亡一途。
我國眾多節慶中,最為「張燈結綵」慶祝的就是元宵節。《三國演義》中有段敘述官府燃放燈火,要求民眾張燈結綵歡慶元宵的情節:「 今值元宵令節 , 不可不放燈火 ,以示太平氣象。…… 告諭城內居民 , 盡張燈結彩,慶賞佳節 。」最為傳神。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新的一年開始了,萬象迎新。這是一句深富文化內涵的用語。《易經》的〈乾卦〉卦辭說:「元亨利貞」。「元」是「善之長」,蘊蓄一切的美好在其中,所以也就成為後來國人喜愛的吉祥語。
「奴顏婢膝」這句成語,出自宋代忠臣陳仲微在宋末劣勢中,上書規勸宋度宗的一段話。後來羅貫中亦在《三國演義》中,用作罵人、而且罵得精采入骨的一段情節。文中字字鏗鏘!讓人擊節讚賞!並反躬自省。
「懸梁刺股」是東漢孫敬、戰國蘇秦發憤苦讀向上的故事。如此情景在現今社會中恐不復見;但抱持相同精神,用不同的方式鞭策自己、刻苦努力的人,相信都可以獲得不同人生的成就。
「狡兔三窟」這著名的成語,是齊國孟嘗君門客馮諼,為孟嘗君高瞻遠矚地打造了三個安身之處。幫助他在詭譎的戰國風雲中,平安順遂、一生富貴的故事。後人常用這個成語,說人之深謀遠慮,慮事周詳。
戰國時期,諸侯攻伐不斷、征戰無已,當時荊紫關鎮等地,白天可能屬於秦國,晚上卻被楚國奪取,到了第二天,很可能又再次易主,百姓苦於戰火。故後人以「朝秦暮楚」來比喻世事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