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不被人類歡迎的「狼」,有著緊密的社群結構、性格難以捉模。而「狽」為足智多謀似狼的一種動物,因前肢短小無法獨自行動、獵食,因而需與狼配合。所以人們藉狼與狽的結合,衍生「狼狽為奸」這句成語來形容惡人相互勾結、為非作歹。
「文過飾非」是指犯了過錯,卻採取虛假不實或欺瞞蒙蔽的方式來掩蓋過失、粉飾錯誤。
「退避三舍」這個典故,蘊含了先人對於世事的應變智慧。我們有時會遇到與親人或朋友間的衝突,可能伴隨著各種不如預期或是不順心的狀況,我們是要據理力爭或是學會以「退避三舍」的方法委婉處理?藉由晉文公流亡楚國時所發生的故事,提醒我們在面臨問題,可以選擇謙讓有禮的方式迴避衝突或避免紛爭。
「光風霽月」這句成語原來是形容雨過天青後景色清明的樣貌。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人品高潔、胸懷光明磊落。後來也用來形容天下政治清明、局勢太平。
「出爾反爾」這句成語是提煉於曾子所說的『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切出自於你自己的言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今日多用來比喻一個人說話、做事反覆無常,言行前後不一。
夜郎國在今日貴州省境內,因為當時受崇山峻嶺相阻,對外交通完全隔閡。導致當地人不知漢朝疆域遼闊而與之相比,所以後人以「夜郎自大」形容人的見識短淺、狂妄自大。
這句成語形容門庭前拜訪的人潮川流不息、非常熱鬧。在歷史上常用「門庭若市」來隱喻人在高位掌權時,眾人爭相奉承巴結;或是引申生意興榮的樣子。
自我主觀的認為自己是正確的,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卻往往鄉愿的不分是非、不自知的隨眾而行;或一知半解的說出連自己都沒把握的辦法或意見,就是自以為是。
在華人世界,民間常沿襲著種種祭祀祖先、神明的眾多儀式,這雖是慎終追遠的具體表現,但是這些活動最重要的精神,應是在虔誠敬肅情懷上感念先人的一切,而非在供品科儀多寡或祈求先人、神祉的庇佑上……
有些人為了達到不同的目的,經常有意地行、說一些浮誇言行,以迎合眾人,博取眾人的注意、好感或是擁護,這就是譁眾取寵。實則我們要避免斷章取義的引用,甚至曲解原意、張冠李戴的情形發生,更不要受到有心人士「譁眾取寵」的利用與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