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整 思想通論

千世以下使人眼睛一亮的公孫龍

思想通論

先秦諸子中曇花一現的名家論辯,是無謂之辯嗎?生命哲學和知識論本不應有所軒輊,主流學術也不應凌駕一切發展。公孫龍子在兩千多年前要求精確辨析的主張,在今日觀之,其實是非常精彩突出的。

歷史與思想—讀歷史有什麼用?

思想通論

歷史之用,不是職業導向的有用;而是: 要認識現實,就不能割斷歷史,讀懂歷史,也就讀懂人性。讀歷史讓人頭腦冷靜和清醒,不會人云亦云,不會將複雜的人和事簡化為非黑即白,從而使我們更有同理心,養成開放的胸襟與包容的精神。

陳鼓應談莊子(下):人生怎樣活出大格局?

思想通論

隨著莊子寓言的鯤鵬縱浪海中、飛天翱翔,瞬間就拉開了我們的生活世界與精神空間,既為我們提供一個無限性的宇宙視野,也讓我們的精神能從形體中解放出來。精神能夠超乎形體,「心」就不再侷限於狹隘的形體了。接著還要有深蓄厚養的主觀涵養、多邊思考的開放視角、「相尊相蘊」的齊物精神,以及物我感通的美感心靈,如此便能縱浪大化,無處而不自得。

陳鼓應談莊子(上):人生怎樣脫出困境?

思想通論

莊子學說如果用一個字來表達,最適合的,應該就是貴「遊」,也即「逍遙遊」;如果用二個字來概括,便應該是「遊心」,也就是心在「遊」。那麼,我們要如何從封閉心靈到開放心境,讓精神境界無限開展?譬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將治道的「無為」轉化為安然適意的生活情境、美感心靈、鯤鵬之化的「積厚」……,都是莊子想告訴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