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奧的中國哲學!

在過去數千年的中國思想發展歷程中,思想建構與哲學理論不是以現代化學術的知識論樣貌呈現,不直接說理,也不重視語文知解系統;思想家多是將哲理鎔鑄於文學、語錄、經學、美學中,譬如《莊子》便是結合文學、美學與哲學的最佳代表。因此,文、史、哲合一的中國思想發展,有著深難的極高門檻,需要有心人深入探索。
深奧的中國哲學!

為何如此深難?——文、史、哲合一的中國思想發展

時代齒輪不斷地轉動,人類世界在科技發展中出現了巨變,「元宇宙」的虛擬世界已不再是科幻電影的情節,甚至病毒所帶來的疫情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在早已實現的「天涯若比鄰」全球化中,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有什麼重要性?――首先,它必須具備中國思想的內涵與全幅歷史範疇;並且它不僅僅是對於過去的中華文化回顧,它也是在養成教育中對於個體理性思考方式的訓練。所以在保存文化主體性、探本文化根源、認識思想型態的同時,也要務求批判性思考的思辨訓練,要古為今用。

從中華文化與思想發展的特殊性來說:在過去數千年的中國思想發展歷程中,思想建構與哲學理論不是以現代化學術的知識論樣貌呈現,不直接說理,也不重視語文知解系統;思想家多是將哲理鎔鑄於文學、語錄、經學、美學中,譬如《莊子》便是結合文學、美學與哲學的最佳代表,全書皆以文學手法的佳篇方式呈現。

先秦時期由於諸子各家爭鳴,思想家多有自成「一家之言」的思想代表作;漢代以後儒學定於一尊,其後更「政教合一」地以經學傳統結合科舉制度,因此想要梳理中國歷代思想發展,就必須在主流學術的經傳注疏中抽絲剝繭。要爬梳經注,從釋義、辨形、析音的經注傳統中綜理出思想旨歸,再聯繫、比較同時期的其他各家,然後架構起各代各家的思想體系。由此也形成了漢以後兩千多年特有的、思想發展依附在主流學術體式中――哲學思想依附各代「釋經學」存在的現象。譬如漢代「天人相應」的宇宙論圖式、天人同構的義理模式,具體呈現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王弼「貴無」的正始玄學及其「得意忘言」方法論,在《老子注》和《周易正義》、《周易略例》中獲得充分實踐;宋明理學的道德形上學有賴於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清代思想家戴震意欲建構「發揚道德價值經驗面」的義理體系,也寄託在其《孟子字義疏證》中。――探索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軌跡,難度極高!

然而不僅漢代以後哲學思想經常隱身在「釋經學」中,義理呈現借徑經典詮釋,形成了析論中國哲學必須嫻熟傳統學術經典的高門檻,一方面要取徑經傳注疏,另方面又不是為了解決形音義或訓詁等種種經學內容究竟,研究者埋首經學但要領略貫通隱伏在其中的義理,才能架構起一家一代的思想網絡與體系;再說到即使是撰有「一家之言」思想代表作的先秦諸子,其「文」又豈在易知?想要具備讀懂《老子》、《莊子》、《公孫龍子》、《韓非子》……的中文素養,也非易事。於是多的是,看不懂《莊子》原典卻高談莊子哲學,讀不懂《中庸》、《大學》卻闊論儒家道德學,抑或一味套用西方理論與專業術語來比附中國哲學的人與書,也造就了由不懂中國傳統經典的人執筆撰作「中國哲學史」,甚至還侈言中國哲學缺少如西方邏輯思辨性的陸離光怪事。――這就是過去常言的,要懂中華文化必須要「文、史、哲」合一;但是從著作到教學,試問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為什麼要讀哲學?――思想教育訓練的重要

深奧的中國哲學!

現在只要一說到「哲學」或是有關思想教育訓練,人們首先會搖頭說不懂,接著會問:學哲學有什麼用?甚至認為哲學只是鑽牛角尖、沒事找事罷了!更不用說對於哲學專業者的出路質疑,懷疑他們可以找得到工作嗎?

不可否認的,中華文化數千年的豐富內容,面對今日商業化、科技化以及意識型態的嚴峻挑戰,怎樣才能實現理想的思想教育訓練?
其實思想教育訓練就是教導個人如何自發性從事於思考的行為,是一種知性思維方式的學習、對獨立思考與判斷能力的培養,也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對於事情「合理否?」的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考在人的漫長一生中非常重要,是安身立命所不可或缺,既可以讓我們學會自立,避免做一個步趨隨人的學舌鸚鵡,對於死讀書尤具振聾發聵的作用;又可以通過理性思辨與多元思考,學習如何分析判斷、辨明是非。所以法國學生在高中階段就要讀哲學了,是畢業考的重頭戲。唯有樹立起個人的獨立思考與思辨能力,人生才不會徬徨歧路或誤入歧途。

全幅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邏輯範疇――教學者視角

當前世界普遍呈現少子化以及西學主導的風趨,台灣社會也深受西方價值如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影響,個人幾乎都能肯定自我、要求自我發展,其正面意義毋庸置疑;但是於此,我們也要同時思考「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的歷史鑑戒作用,這就是史學何以是帝王之學的原因――「通鑑」才能「資治」,此不獨政治領導者為然,尤其教育政策制定者、課綱的制定和學科教材的取材皆然。
「中國思想史」不僅僅是思想教育訓練,它更是生命教育;能以廣闊的歷史視野作為邏輯範疇,我們將更能謙遜且戒慎恐懼地擔起「百年樹人」的重任!即對於學習者來說,當一個人能以浩瀚的歷史視野作為視域時,必然會更自知渺小而不敢妄自驕縱,從而具備寬廣的胸襟與襟抱。

「觀點主義」與開放心靈、多邊思考――書寫者與教學者視角

蘇軾詩作曾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是看待中國哲學思想很好的一個切入點。過去台灣的中國哲學史書寫往往從儒家的道德學角度出發,以一貫的「思、孟、學、庸、宋明理學」主流發展作為評價其他學說的量尺。二十世紀後半葉,雖然現代新儒家帶動了台灣的思想研究熱潮,蔚為一時風騷;但是以先秦儒學、宋明理學、現代新儒家三個時期作為中國思想發展主軸的觀點,實際上有所侷限。
從客觀的哲學史角度說,儒家道德學不應作為中國思想發展的唯一量尺;以儒家主流的成見與預設立場投射在中國哲學史書寫上,造成經常可見的:對先秦時期同為顯學的墨家思想貶視、對法家致力建構的管理哲學與政治哲學詆毀、對待名家也是同一態度,其實這些思想都是早期歷史上極其珍貴少有的思想創發。

新證據支持新觀點――書寫者視角

深奧的中國哲學!

又譬如1973年出土的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也證實了戰國中晚期黃老之學的盛行。
道家思想在戰國中晚期分化成為莊學與黃老學兩條發展路線,除了後人所熟知的「老莊」一系及其所側重的心靈哲學以外;還另有道家用世派的「黃老」一系,他們以積極用世的精神發揚老子的政治哲學,落實道家的治術運用與社會現實關懷,在百家爭鳴的戰國中晚期成為顯學。……近年來其他新出土文獻非常之多!

學習「如何學習?」――避免淺碟化、速食化的學習者視角

科技E世代和網路的出現,帶來了全世界的巨變,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和閱讀習慣,並帶動傳播媒介的革新,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在網路出現以前,人們閱讀紙本書以獲取專業知識,從報刊雜誌、電視廣播媒體獲得新聞資訊;現在,全球化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和社群網站一波波襲來,多元化、「即秒」化、「去中心」化的轉變,打破了過去的知識傳播框架和閱聽習慣。
但是未經內化的「資訊」不等於「知識」,如果我們只願意付出淺淺的耕耘卻想要獲得滿滿的垂穗,無異於緣木求魚;如果社會潮流只是窩蜂地趕流行、或目光短淺地追求速成,最後必將走向泡沫化的崩毀。

讀書和學習,是在別人的思想和知識的幫助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系統和思考模式,是一種「先知覺後知」的內化與養成過程;但是從「積厚」到「轉化」的過程,需要時間沉澱、陶鑄和精煉。學院派教育有別於坊間課程。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向與偏好,就像有人愛吃肉不愛吃青菜、喜歡炸雞不喜歡胡蘿蔔,或是有人偏向陽光灑脫,有人卻沉潛內斂;但是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營養平衡,無所偏廢,而鍾鼎山林各路好漢,也都各懷絕技,不容輕忽。如果是坊間課程,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加以購買,譬如:「三天學會活用《孫子兵法》」、「一天學會製作法式甜點」,……但是怎樣才能具備關於中國思想的學養?那就不能畫地自限,不能依據個人興趣愛好、狹隘地選擇學習與閱讀,而是要宏觀具備整個中國思想史的視野。

深奧的中國哲學!

資訊並不等同於知識;真正的知識生產,必須具備被證實的(justified)、真的(true)、被相信的(believed),以及能夠帶給人類美善價值理想的。身處在資訊過度氾濫的今日,真假資訊混同摻雜,即使是正確的、進步的、有用的資訊,也難逃轉瞬間一併進入資訊墳場的命運,遑論要從資訊轉化成為「知識」需要內化過程與時間!在網路時代汲汲追求「速度」下,「知識」很容易成為被揚棄的、蕩然不復存在的過去式,而不再被奉為價值、不再被辛苦追求,這對於各行各業都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危機。
讀書與思辨學習,可以充實心靈;置身網路世界,卻未必能夠獲得提昇。明明看似沉浸在無邊的浩瀚資訊中,卻反而可能帶來鬱抑;並且隨著沉迷的時間愈久,虛擬的世界、疏離的人際、零碎失真的資訊,會益發造成心靈的空虛貧乏、空蕩而沒有依歸。所以要如何使知識能夠繼續進步,成為建設社會的力量、增進生活的「智慧」?要如何使我們悠久而緜長的歷史文化資產能被保存並發揚光大?如何在發展科技的同時,也使我們的社會充滿深厚的人文素養?這些雖然都很艱難,但卻是我們應該期許的崇高理想,也是我們應該努力的目標。

張麗珠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