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宋應星以個人之力完成的《天工開物》,廣泛而詳盡地記錄了明代以前的農、工業技術,使得中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擁有一部科技小百科。透過《天工開物》,我們得以一窺十七世紀前我國傑出的農、工、手工藝產業與技術,寶貴的古人智慧並因此獲得詳盡的保存。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上)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下)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表裏精粗、鉅細靡遺的《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插畫

  ◎何以見其「地廣」?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國人的飲食,大體言之,每天要吃米飯固是不錯;但詳細說來,各地皆有不同。宋應星志在為生活習慣不同、物產各異的國人架起溝通的橋梁,其《天工開物.乃粒》的〈麥〉條下說:「四海之內,燕、秦、晉、豫、齊,魯諸道,烝民粒食,小麥居半,而黍、稷、稻、粱僅居半。」
以所種植的小麥而言,又可以「磨麵以為捻頭(花卷)、環餌(甜甜圈等糕點)、饅首(饅頭)、湯料(如麵疙瘩、餛飩)之需。」這就類似今人餐點中常見的各式麵包、糕點、饅頭,都是麵粉所製,也可見飲食習慣古今無以異也。
書中又載:「穬麥獨產陝西,一名青稞,即大麥,隨土而變。而皮成青黑色者,秦人專以飼馬,饑荒人乃食之。」僅此「麥」類一項,便可以看見國人飲食習慣,在習常的稻香米飯之外,其餘如麥、黍、稷、粱、粟等,也都佔有不可忽略的一席。

而食物要好吃,自然少不了要有甜、鹹滋味。《戰國策》曾經記載伯樂和千里馬在太行山相遇的故事。當千里馬老了以後被賣到太行山馱鹽車,伯樂和牠在途中相遇,下車撫而哭之,脫衣為牠覆上,千里馬也低頭嘆氣、仰首而鳴,聲達於天若金石鳴。
為什麼牠會被賣到太行山去馱鹽車?正因為鹽的重量非比尋常,可是食物若無鹽便無味而難以下嚥啊!鹽利最大,鹽商往往致富,也因為專賣的食鹽是民生所不可或缺。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天工開物.作鹹》在述「鹽產」時說:「凡鹽產最不一,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種。而東夷樹葉、西戎光明不與焉。」所說六種鹽,尚不包括東北少數民族的樹葉鹽(天氣乾燥時,泌鹽植物樹葉上會出現一層鹽霜。或謂係因當地水氣鹹,凝鹽於葉上),以及西北少數民族的光明鹽(又名水晶鹽)。又說「池鹽」:「宇內有二,一出寧夏,供食邊鎮;一出山西解池,供晉、豫諸郡縣。」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宋應星的足跡遍及各地,不論在物產與產製過程上,都身歷目到、躬親考察,令人歎服。

 
 ◎何以見其「業精」?

各行各業,凡所業都要專精,專精是行業能夠成功的關鍵,也是各行業要成功傳承(接班)最困難的部分。然而我國傳統社會往往囿於師傅傳授要「留一手」的觀念,導致許多先民精湛的技術經驗失傳。就此而言,《天工開物》尤顯可貴。宋應星以個人力量又非各行從業者,卻能在書中道出許多屬於各行獨門絕活的竅門,讓人尤感驚艷!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宋應星繼各項物產種類、產地調查後,又深入探索專業經驗。延續前述食、衣主題,傳統農業社會在平日的辛勤耕耘外,要怎樣才能防治自然災患,避免勞而不獲?《天工開物》又針對植物種類的特性、節候對作物的影響以及各種設施,有深刻的認識與紀錄。例如〈乃粒.水利〉中,宋應星說的就是引水灌溉的「挽水」設備。凡稻首要防旱,如果「天澤不降,則人力挽水以濟」,這時候必須築壩攔水並製造筒車,把水引入筒中再倒進水槽,這樣就可以晝夜灌溉,使百畝之田無憂。
反之,當水患時,是要「去水」而不是「取水」,所以要有風帆數扇,以風轉車,使排去澤水,以便栽種。
在「稻災」項下,他又說明收藏稻穀時,稻穀若是帶著暑氣,明年會盡發炎火而壞苗穗,必須要晚涼後始能入倉。而播種時,如果遇到狂風驟發,風吹堆積一隅,也會造成稻災,必須要在風定後始能撒種。……神農巧妙,不勝枚舉。

再者,〈乃粒.麥災〉說:「荊、揚以南唯患霉雨。倘成熟之時,晴乾旬日,則倉稟皆盈,不可勝食。揚州諺云『寸麥不怕尺水』,謂麥初長時,任水滅頂無傷。『尺麥只怕寸水』,謂成熟時,寸水軟根,倒莖沾泥,則麥粒盡爛於地面也。」他說南方多雨,在麥作成熟期,只要旬日晴朗天氣,當年便可以倉稟豐盈,食物吃都吃不完;但是如果在成熟期遇到霪雨,哪怕只有積水一寸,也會造成麥穗軟根倒莖,麥粒沾泥而盡爛於地。
於此也可以印證《通典.食貨》載,戰國時李悝(ㄎㄨㄟ)協助魏國進行改革,使魏國成為最早的霸主,他的措施之一就是「收穫如寇盜之至。」當作物進入成熟採收期,要快速搶收,有如擔心隨後寇盜將至一般,搶快才能避免作物為風雨所損。

關於鹽呢?〈作鹹.海水鹽〉言:「凡鹽見水即化,見風即鹵,見火愈堅。」鹽怕的是風,風一吹,苦鹵水會釋出,鹽鹵就會產生質變;其餘,則鹽無畏於水與火。鹽融於水就是鹽水,經火一煮,結晶體出現就是食用鹽,這和現代中學生在學校做的實驗全然合轍,古人理論和現代學校教育兩相印證,也饒有趣味。而既然鹽不怕水,那麼保存就很容易了,「收藏不必用倉廩,鹽性畏風不畏濕,地下疊藁三寸,任從卑濕無傷。」鹽的收藏不必建倉,只要堆疊三寸稻稈即可。他並進一步說,如果周圍再砌上土磚、縫隙塗以泥土、其上覆以茅草尺許,鹽就可以百年如故了。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至於自古源遠流長的煮繭抽絲即繅絲,有訣竅嗎?我國古詩詞中描寫桑蠶、織績的作品多矣,譬如〈陌上桑〉的「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上山採蘼蕪〉的「新人工織縑(絲),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四丈),織素五丈餘。」都是照見古人生活樣貌的一方剪影。
但要如何才能使絲色長保鮮麗呢?話說隔行如隔山,若非學徒做起,灑掃應對、有事弟子服其勞,商業機密何從得知?宋應星卻在湛深研究後,如洩天機般傾囊傳授。〈乃服.治絲〉說:「絲美之法有六字:一曰『出口乾』……一曰『出水乾』。」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乾」。
他先說治絲的柴薪一定要乾燥無煙溼,才不會損害絲色,「供治絲薪(柴),取極燥無烟濕者,則寶色不損。」再說蠶繭「出口」和繅絲「出水」也都要乾。結繭時先用火烘;當絲線登關車(繞絲工具)時,也要火烘(或是大太陽底下有風吹)。他還詳說繅絲有繅車,繅絲時先將鍋水煮沸,俟蠶繭入鍋滾沸後,再以竹籤撥動水面,絲緒見端後,提緒入手、繞以滑輪、勾掛登車,這時候,還得「用炭火四五兩,盆盛,去車關五寸許。運轉如風轉時,轉火意照乾(若晴光又風色,則不用火。)」也就是要用炭火烘乾絲線,如此便可長保絲色不變了。

  ◎何以見其「事新」?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天工開物》曾說一新穎事:今人慣用的天然氣其實並非現代始有,早在十七世紀時,宋應星就已經注意到此一使用天然資源的奇事,只是當時的名稱和現代不同罷了。
其〈作鹹.井鹽〉言:「西川有火井,事奇甚!」他覺得奇怪的,是火井絕無火氣,井內的水是冷的,但是使用去掉竹節的竹筒插入井底(以導氣),再接上曲管,以管口對準注滿鹵水(鹽水)的鍋底正中央,「只見火意烘烘,水即滾沸。」這時候可見熱氣熾烈,鹽鹵水立時滾沸,但是打開竹筒,竹筒卻又不見任何燒灼的痕跡。他說:「未見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間大奇事也。」雖然看不見火光,火炙的作用卻是相同的。
他還指出這就是四川、雲南一帶,鹽井往往逃避課稅的原因。因為規定專賣且有稅賦的鹽產,在既不見鹽田又不見火煮的情況下,很容易被掩蓋,查緝不易。

再說到使用火藥製成的「熱兵器」即火器,一方面國人皆知火藥是我國四大發明(造紙、指南針、火藥、印刷術)之一,對於歐洲文明有很大的推動力。但另方面同時浮現腦海的,卻是清末歷經甲午敗戰(1974)後,晚清「自強運動」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事實上中國是最早跨入冷、熱兵器並用的國家,人類最早使用火器作戰的紀錄,是我國的宋朝。一一六一年在宋軍與金人的采石磯水戰中,霹靂炮就曾發揮強大的退敵作用。爾後,隨著蒙古馬蹄,火藥西傳,先西亞再歐洲,馬克思曾說:「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


我國火器經過宋元時代的初步發展後,到了明朝,已有堪稱繁榮盛況的眾多名目。不過西方也急起直追,兩百年後的1517年,有文字記載的,歐洲最早來到中國的葡萄牙艦隊,反而帶著流行於十五、六世紀的佛郎機炮(早期的後裝式滑膛加農炮。其與我國當時的火炮差異在於有子銃可以預先裝填更多火藥連續開火,又稱為速射炮),震駭了國人。但即使西方也不能否認,火藥火器的故鄉在中國。而宋應星所紀錄的,一些十七世紀的火器如混江龍水雷與地雷、萬人敵等,其在當時,又何嘗遜色於西方?

明代火器主要有地雷和水雷,像水底雷、水底龍王炮等都是當時著名的水雷。例如「混江龍」水雷,是用漆固皮囊,裹炮沉在水底,岸上另有繩索牽引機關。囊中懸吊「火石」和打火用的「火鐮」,牽動開關,囊內就會自動點火引爆,敵船通過即被炸毀。也有是計算引信燒盡時間攻擊的,類似於定時炸彈。

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中

像是「萬人敵」爆炸性燃燒武器,其外皮為泥制,為搬運安全而有木框箱。
在宋應星撰作《天工開物》時,問世還不到十年,算是早期的「燒夷彈」
當敵人攻城時引燃裝置拋擲城下,火焰會四射且不斷旋轉,具有燒灼敵軍,使人馬難以倖免的強大殺傷力,其內容亦可由人變通,加以增損。

所以〈佳兵.火器〉把它稱為「守城第一器」。不過《天工開物》將各種武備稱為〈佳兵〉,頗有《老子》「佳兵者,不祥之器」之用意。武備不是為了求戰,而是希望以嚴密的武備止戰,遏止他國之覬覦。

……待續:超奇的古智慧──《天工開物》(下)

張麗珠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