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學史上年齡幾乎最大的《詩經》,有著相當年輕的愛情心靈。我們透過〈秦風〉中空靈蘊藉而纏綿悱惻的〈蒹葭〉,和另一位深深愛著並想念愛人的女子對上天立誓的〈上邪〉,可以看見古人熱烈而奔放的愛情,毫不遜色於今人。愛情啊!就是這樣牽動著人心,自古至今,永不消失。
明代才子楊慎被貶,路經湖北長江看見江上漁樵,一時心生感概,寫下了這首傳唱後世的詞作〈臨江仙〉,並被《三國演義》作為章回小説開頭的引導文,非常受到讀者喜愛。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無憾人生,但是怎樣才是無憾的人生?歐陽修有一首詞〈玉樓春〉說:「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當一個人歷經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後再來到「看山是山」的澄澈境界時,一切是非風雨都在雲山外了,都不起波瀾了。此際展現在眼前的一切,就無一不美好。
成大文學院前院長王偉勇教授吟誦李白〈將進酒〉
。在今天還能聽聞這樣的古風、古調,殊為難得! 一饗耳福! 並保存文化。
AI有沒有感情?有沒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人討論。這裡,AI透過一首唐寅也就是盛名的唐伯虎《一剪梅》的作品,改寫成一首描述孤獨的現代詩,別有一番風味。〈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本是一首閨怨詞,訴說相思離別之情,當然其中也有著孤獨的成分。而AI這樣的轉譯,似乎也有自我創造、古為今用的意味。
元好問在16歲赴山西太原應試的途中,遇到一位捕雁的獵人,獵人在早晨的時候捕獲一雁,他殺了這隻雁,不料牠的伴侶――當時已經脫網而去的另一隻雁,竟徘徊悲鳴、不肯離去,最後從空中俯衝下地,殉情撞死。雁兒殉情的故事觸動了年輕詩人的心,讓他寫下了這首千古名作,問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儒家和尼采都是成就陳鼓應在道家思想中建立起一方天地的重要養分。他自幼深受儒教影響,又喜好西方哲人悲劇哲學家尼采。他並從尼采轉到莊子,認同莊子的任情、任性,任命、安情,安性、安命,從而建立起一己對莊子的思考與學術成就。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無憾人生,但怎樣才是無憾的人生?歐陽修有一首詞〈玉樓春〉說道:「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當一個人歷經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後再來到「看山是山」的澄澈境界時,一切是非風雨都在雲山外了,都不起波瀾了。於是此際展現在眼前的一切,無一不美好,也就是「何適而非快」的。
劉元卿有很多「寓莊於諧」的寓言故事,討論人心性和行為是否如一?及探索我們是否有時不認識自己的內心?
他以「躬行實踐」作為核心思想,認為不論治學或做事都要腳踏實地,只有務實的「一步一腳印」,才能由內而外地達到一致,才不會造成一知半解的流弊和不求甚解的空泛習性。故事在諧謔之餘,也頗堪玩味。
「中讀網」 (https://readc.info)是一座專為弘揚中華文化而設的數位圖書館、文化公益網站。網站內容係由一群中文專業學者精心寫作,想為我們的下一代植苗、沃灌,讓他們都能結出文化碩果,讓文化向下紮根。 網站內容分為「影片專區、中國哲學、詩國大觀、詞的世界、語文教育、成語專區、故事專區、三分鐘床邊故事、當代紀事」等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