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菊自序〉的張李德和與《紅樓夢》的李紈

張李德和與李紈兩位才女,一實一虛,卻都能安放自己,在社會意識形態對女性的框架外,找到生存的縫隙,展現生命樣態的美。因為知道框架的限制,又敢於伸出框架之外,所以能得到自己快樂的寄託。
張李德和與李紈兩位才女,一實一虛,卻都能安放自己,在社會意識形態對女性的框架外,找到生存的縫隙,展現生命樣態的美。因為知道框架的限制,又敢於伸出框架之外,所以能得到自己快樂的寄託。
東坡貶謫黃州時的孤獨處境,門庭寥落車馬稀;但政治生命的折翼,卻是文學生命鵬飛的起點,傳頌千古的詩文由此而生。〈記承天寺夜遊〉八十餘字的短文,道盡了中國古代文人的「興」與「閒」。
左光斗身處明代政治最黑暗的時期,為東廠廠獄陷害而死,但他能領受天命,對抗宿命,不但開出堅毅的花朵,還結出果實,讓精神延續,並且通過歷史,活在未來,左忠毅公逸事指出了如何讓人活出未來的方式,可以說方苞是左光斗的知音。
宋應星以個人之力完成的《天工開物》,廣泛而詳盡地記錄了明代以前的農、工業技術,使得中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擁有一部科技小百科。透過《天工開物》,我們得以一窺十七世紀前我國傑出的農、工、手工藝產業與技術,寶貴的古人智慧並因此獲得詳盡的保存。
宋應星以個人之力完成的《天工開物》,廣泛而詳盡地記錄了明代以前的農、工業技術,使得中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擁有一部科技小百科。透過《天工開物》,我們得以一窺十七世紀前我國傑出的農、工、手工藝產業與技術,寶貴的古人智慧並因此獲得詳盡的保存。
宋應星以個人之力完成的《天工開物》,廣泛而詳盡地記錄了明代以前的農、工業技術,使得中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擁有一部科技小百科。透過《天工開物》,我們得以一窺十七世紀前我國傑出的農、工、手工藝產業與技術,寶貴的古人智慧並因此獲得詳盡的保存。
「社畜」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流行語,為了一份工作失去尊嚴,像畜生一樣苟且生活著,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寫好友崔斯立如何從雄心壯志,被制度消磨,終成社畜的過程。是唐代社畜的養成記,也讓上班族心有戚戚焉。
看似孤懸的海島,只要能通過轉念,就能和大世界合為一體。蘇東坡年逾六旬,還被貶至海南島,九死一生中,卻開拓了生活哲學,一篇短小的〈試筆自書〉,把孤島和世界連結起來,展現的蘇軾放曠不羈、輕生死、齊得失的胸懷。唯有空出胸懷,才能真正的心懷世界,不困於島。
歐陽修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從歷史上看,古代文人騷客似乎都離不開酒,既可以助興,也可以澆愁。詩仙李白便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女詞人李清照也經常沉醉酒鄉。不過啊,酒飲微醺,淺酌適量,可以怡情,又有墨水靈感,才是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