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光斗身處明代政治最黑暗的時期,為東廠廠獄陷害而死,但他能領受天命,對抗宿命,不但開出堅毅的花朵,還結出果實,讓精神延續,並且通過歷史,活在未來,左忠毅公逸事指出了如何讓人活出未來的方式,可以說方苞是左光斗的知音。

宋應星以個人之力完成的《天工開物》,廣泛而詳盡地記錄了明代以前的農、工業技術,使得中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擁有一部科技小百科。透過《天工開物》,我們得以一窺十七世紀前我國傑出的農、工、手工藝產業與技術,寶貴的古人智慧並因此獲得詳盡的保存。

宋應星以個人之力完成的《天工開物》,廣泛而詳盡地記錄了明代以前的農、工業技術,使得中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擁有一部科技小百科。透過《天工開物》,我們得以一窺十七世紀前我國傑出的農、工、手工藝產業與技術,寶貴的古人智慧並因此獲得詳盡的保存。

宋應星以個人之力完成的《天工開物》,廣泛而詳盡地記錄了明代以前的農、工業技術,使得中國早在十七世紀,就已經擁有一部科技小百科。透過《天工開物》,我們得以一窺十七世紀前我國傑出的農、工、手工藝產業與技術,寶貴的古人智慧並因此獲得詳盡的保存。

「社畜」是日本企業底層上班族的自嘲流行語,為了一份工作失去尊嚴,像畜生一樣苟且生活著,韓愈〈藍田縣丞廳壁記〉寫好友崔斯立如何從雄心壯志,被制度消磨,終成社畜的過程。是唐代社畜的養成記,也讓上班族心有戚戚焉。

看似孤懸的海島,只要能通過轉念,就能和大世界合為一體。蘇東坡年逾六旬,還被貶至海南島,九死一生中,卻開拓了生活哲學,一篇短小的〈試筆自書〉,把孤島和世界連結起來,展現的蘇軾放曠不羈、輕生死、齊得失的胸懷。唯有空出胸懷,才能真正的心懷世界,不困於島。

歐陽修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從歷史上看,古代文人騷客似乎都離不開酒,既可以助興,也可以澆愁。詩仙李白便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女詞人李清照也經常沉醉酒鄉。不過啊,酒飲微醺,淺酌適量,可以怡情,又有墨水靈感,才是中庸之道。

孟嘗君本來因故差點被棄養,但卻養成了他的憂患意識,懂得為自己舖後路。他能養士三千,善用人才,都是隱隱然感到生命無情的威脅,更謹慎的去創造意義,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不安為其定錨,反而能在載浮載沉的大海裡,穩健的前行,也教會我們不安的意義。

謝道韞的人生從閃亮的少女時代,至哀樂中年,最後獨居中仍見風雅。她天生慧黠,能以直面面對平庸的丈夫造成的婚姻不偕,又在孫恩之亂時家破人亡,但她以聰敏捍衛自己的風骨,然後美,就留在每個柳絮紛飛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