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文的山神與地府閻羅傳奇

又名紫金山、鍾山的蔣山,是南京境內的名山;傳說,東漢末年秣陵縣尉蔣子文戰死且被安葬於當地,三國時孫權將他冊封為鍾山之山神,並將「鍾山」改名為「蔣山」。民間傳說,後來他被改封到了地府,成為十殿閻羅的第一殿秦廣王。
又名紫金山、鍾山的蔣山,是南京境內的名山;傳說,東漢末年秣陵縣尉蔣子文戰死且被安葬於當地,三國時孫權將他冊封為鍾山之山神,並將「鍾山」改名為「蔣山」。民間傳說,後來他被改封到了地府,成為十殿閻羅的第一殿秦廣王。
〈偷靴〉這則故事出自袁枚的筆記志怪《子不語》,敘述一個穿新靴的人被兩個歹徒盯上,以唱雙簧的方式,一人將他的帽子拋擲到屋瓦上,一人佯裝成善心人士出手相助,取得信任後,用計讓他深陷窘境,再趁其不備偷走他的新靴。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不只是勸人要安分守己的故事,而是說明在變心、錯付的關係裡,有時反而能更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情與理並非兩種極端,通過流動的過程,可以更接近理或成為維繫理的方式。王三巧的三嫁,其實也是自我追尋的代價。
紀昀所著短篇志怪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收錄他親歷或耳聞的鬼怪奇談與異事傳說。其中〈無賴呂四〉,是一警惕人心、不可心存惡念的極短篇,頗有昭彰天理的意味。
唐傳奇的〈柳毅傳〉,是李朝威著名的愛情神話故事。傳奇故事為現實生活中無法為自己出一口惡氣的人,構築了一個心想事成的烏托邦。在閱讀故事的時間裡,他們可以在善有善報,而惡人自有惡人治的情境中得到療癒。
蒲松齡的《聊齋誌異.促織》,以一隻神奇蟋蟀的奇幻經歷為主軸,暗喻權勢壓迫下百姓的悲涼與無助;同時也譏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社會現象。
《封神演義》將有關哪吒的傳說,彙整成一個精彩的「少年成長」歷程,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形象鮮活、性格分明,且深入人心的人物,使得《封神演義》因哪吒而有更高深的文學價值,哪吒也從小說虛構的神祇系統中跳脫出來,成為民間信仰中非常特殊的一位尊神。
清詩人袁枚在短篇小說集《新齊諧》中以詼諧筆法,藉由怪異故事,書寫世間百態,寄託寓意。其〈不倒翁〉便活潑有趣地描繪了書生遇到小矮怪的故事,也不無譏刺官場文化及其醜態之意。
當過度強調道德或正義,並以自認的正義標準,用苛刻或極端的方式糾正他人行為時,便可能缺乏包容性,而造成霸凌現象。《剪燈新話》透過一位不信鬼神的狂士遇鬼的故事,傳達一種對人類認知侷限的反思,提醒我們不要太自負,要保持謙遜與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