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詞牌除了宋詞中極其著名的岳飛「怒髮衝冠」一作外,同為民族英雄的文天祥也有一首寓意深遠的〈滿江紅〉之作。他透過這首看似抒情的詞作,蘊蓄了嚴正的忠義精神與亡國悲痛於其中: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最無端、蕉影上紗窗,青燈歇。
曲池合,高臺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原)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
啼鵑泣血
詞中看似訴情,娓娓道盡詞中女子獨在樓中捱過平淡歲月的幾番秋色,以及「肌玉暗消、淚珠斜透」的黯然心境,只能不斷回想往日情懷;實則暗濤洶湧地寄寓著「疾風勁草、板蕩忠貞」下的的忠節教化,和作者文天祥悲憤的故國之思。
而這首詞的小題──「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才是詞作的命意所在:
在連連敗戰中,風雨飄搖的南宋走向了滅亡,南宋才情極佳的度宗妃嬪王清惠也被押送北方。她在驛站的牆壁上題寫了一首〈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句中有:「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轉關山月。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述說一路上夜驚塵土、曉轉關山的困阨情狀,傳唱中原。但是文天祥對於她末句所說的「同圓缺」卻「意有不安」,認為「同圓缺」有苟且偷生之意。所以文天祥在〈滿江紅〉的小題中清楚說明自己是和韻王夫人的〈滿江紅〉;不過意旨迥然殊別,他所期望的是:「後山〈妾薄命〉之意」,是一如陳師道當年對曾鞏的矢志不二。這種志節,就像天上永遠照耀大地的那一輪明月,不可輕易便與他人同圓缺。
什麼是「後山〈妾薄命〉之意」?後山為北宋陳師道,號「後山居士」。元豐年間,曾鞏奉命修史,他向朝廷推薦才德兼備的陳後山,希望能以布衣身分將他召入史館。可惜命令尚未下達,曾鞏即死。後來雖然有人再向朝廷推薦後山,但陳後山因感念曾鞏之知己,不願出於他人門下,不願依從他人入仕,並作五言古詩〈妾薄命.為曾南豐作〉二首。句中有云:
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陌。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
天地豈不寬?妾身不自容。死者如有知,殺身以相從。……
陳後山以此表明「殺身相從」、不願再事他主之意。榮華富貴有時盡、止乎一身,氣節或許是另一種選擇。
文天祥在這首〈滿江紅〉詞中借唐喻宋,借唐代長安城附近的名勝:「曲江池」已經破滅,說明宋朝亡國了,故都的池苑臺閣也都風流雲散了;此外,他還使用了兩個對比的女子典故:一是借唐代關盼盼獨居燕子樓中、不願事奉他主的堅貞愛情,寄寓勉勵志節之意;一是透過南朝樂昌公主與夫婿「破鏡重圓」的故事,說明兩人儘管最後重圓了,但是菱花鏡破、志節終損。
不過,文天祥借典所真正要表達的是,王清惠這首傳唱中原的詞作,即使在亂世中仍應發揮對社會的影響力,應該凸顯如明月般永遠皎潔的忠節與堅定力量。
關盼盼是徐州著名的美麗女子,善歌舞;徐州尚書張建封納於「燕子樓」,三日歌樂不息,獨寵她一人。張建封死後,關盼盼感激深恩,不願再嫁,並且往往不願飲食,遂卒。文天祥〈滿江紅〉正是藉由關盼盼的愛情,述說儘管容顏憔悴消瘦、終日以淚洗面,臥看蕉影上紗窗,難以成眠;但是就像陳後山賦為〈妾薄命〉般,縱使世態變化有如雲雨翻覆般艱難,他仍然希望人人都能堅定志節如皎潔的明月──「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原是分明月!」
另外,南北朝時期陳朝的東宮宿衛徐德言,與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才貌極為出色的樂昌公主結為夫妻;陳將亡,徐德言認為以樂昌公主的才容,國亡後一定會被納入權豪之家,於是折斷菱花鏡各執為信物,約定他年正月十五日於市集賣鏡,以探知對方消息。陳亡,隋文帝果將樂昌公主送給破陳有功的楊素。後來徐德言依約至京,見一僕人高價賣半鏡於市,他出半鏡以合之,並題上〈破鏡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未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後悲泣不食。最後楊素召徐德言,以妻還之。但是文天祥〈滿江紅〉中著一「笑」字,表明樂昌公主雖然終究與丈夫團聚,然而菱鏡畢竟已破。
文天祥這首〈滿江紅〉婉轉地蘊蓄著磅礡正氣,細思來,振聾發聵!並與他以生命、血淚寫下的〈正氣歌〉互相輝映;而他也始終堅定不屈、不肯苟且,以忠貞勇毅自我實踐了「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中流砥柱精神,無愧於孔孟勵世的成仁和取義!
破碎山河的南宋與文天祥的命運緊緊繫綁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顧此耿耿在,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正氣歌〉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今江西吉安人。二十舉進士。考官王應麟上奏說文天祥的試卷,「古誼若龜鑑,忠肝如鐵石。」龜即龜甲,鑑為鏡子;龜甲可占卜吉凶,鏡子可以照見美醜,比喻足資警戒、反省之意。
據傳,當時處在風雨飄搖的南宋末季,「天之祥」無疑是「宋之瑞」即宋朝的祥瑞之兆,於是在殿試中被宋理宗欽點為狀元,賜字「宋瑞」。後來文天祥官至右丞相,加少保,信國公。宋亡,英勇奮發,奉帝昰、帝昺兩孱王,崎嶇山海。
文天祥艱辛的一生是從二十歲科舉入仕考中狀元開始的。他從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共計四年。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寡不敵眾,被元軍打敗,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擄走。他率軍北撤,經贛江險灘「惶恐灘」,敗退到福建。1278年文天祥再率軍於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吞毒未死。當文祥被囚禁船上時,又行經廣東珠江口外的「零丁洋」。
文天祥作〈過零丁洋詩〉,說他經過「惶恐灘」時何嘗不惶恐?過「零丁洋」時何嘗不零丁?只是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如何抉擇?端看個人取捨。自古哪個人能夠長生不死?不如留取一片愛國丹心映照史書吧!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史冊。古代用竹簡寫字,須先用火烤乾水分,「發汗」脫水,乾後易寫且不受蟲蛀,稱為汗青。)
〈過零丁洋詩〉是文天祥被俘,元將張弘範要他寫信招降「南宋三傑」之一的張世傑時所作。文天祥卻在信中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張弘範笑了一下,沒有為難他,派遣使者護送至元京大都。文天祥在路上絕食八日,不死。他始終堅守初志,被關押拘囚四年。
元世祖忽必烈愛其才,先後多次派人招降,文天祥都答以:「一死之外,無可為者。」1283年忽必烈召見他,親自勸降,仍堅貞不屈。問以何願?唯請賜死。元朝又請已經降元的南宋大臣勸降,遭到文天祥痛罵;復派沖齡踐阼、亡國被俘的宋恭帝趙㬎勸降,文天祥置之不理。次日押赴刑場,文天祥向著兩宋首都方向跪拜,從容就義,年47歲。
不久,忽必烈後悔,「詔使止之」,然文天祥已死。忽必烈惋惜地說到:「好男子,不為吾用,殺之誠可惜也!」當妻子收屍時,在文天祥的衣帶中發現他的絕筆自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其詩、詞、文皆以血淚書之,辭情哀苦而意氣激昂,正氣充塞。有《文山樂府》一卷。
張麗珠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