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通論分類 諸子百家

宇宙的美學密碼:道家如何看世界?(一)

宇宙的美學密碼:道家如何看世界?(一)

莊子筆下的宇宙,是超越感官的宇宙視域,豐富、壯麗、無窮無盡。他讓我們感受到宇宙的廣袤,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而更狹小的,是我們的心靈被個人知見所限制的狹隘。想要「遊心於無窮」,要先突破個人狹隘的知見。如果無法虛空其心、打開心知,就會失去看見大美的可能。

安心,是最強的超能力!

安心,是最強的超能力!

在這個焦慮如影隨形的時代,人們無時無刻都在尋找內心的平靜。安心,或許是最強的超能力。孔子曾指點我們,個人先真誠、誠實的捫「心」自問,然後再以內心的「安不安?」作為行為的判準。如果覺得心是安的,就堅定前行;如果此時的答案,心是不安的,就要重作檢討。

「愚公移山」之阿公情勒全家?

「愚公移山」之阿公情勒全家?

《列子.湯問》中的「愚公移山」故事,是我們從小到大所耳熟能詳的;但是一個努力不懈、人定勝天的寓言,為什麼會收錄在思想系統近於道家的《列子》裡呢?這就很值得後人玩味了。其實《列子》所要昭示的,是一種不同境界、不同工夫論的位階。

莊子和馮夢龍對「鼓盆而歌」的各自表述

莊子和馮夢龍對「鼓盆而歌」的各自表述

明末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有一篇莊子試妻的故事,故事改編自《莊子.至樂》「莊子妻死,鼓盆而歌」,但兩者各異其趣。
馮夢龍以虛構的情節、戲劇性的故事,加入對人性道德、愛情、情慾糾葛的考驗,轉化莊子原有的哲學思考。其與《莊子》原意完全不同,但提高了戲劇性與娛樂價值。

〈逍遙游〉的亂世桃花源(下)

〈逍遙游〉的亂世桃花源(下)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已經認識到個體的有限性和宇宙的無限性,所以致力於打開一個可以窺看天地宇宙無限性的視窗。他以「心、氣合一」的精神超越,遊心於無窮,突破有限形體的限制和物質形象的束縛,讓人們放下對生命「現象」的執著,達到「萬物與我為一」的逍遙境界。

〈逍遙游〉的亂世桃花源(上)

〈逍遙游〉的亂世桃花源(上)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已經認識到個體的有限性和宇宙的無限性,所以致力於打開一個可以窺看天地宇宙無限性的視窗。他以「心、氣合一」的精神超越,遊心於無窮,突破有限形體的限制和物質形象的束縛,讓人們放下對生命「現象」的執著,達到「萬物與我為一」的逍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