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結果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三令五申

《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在吳王闔閭試探下,將一群妃女透過「三令五申」及殺雞儆猴的辦法,訓練成為井然有序、聽命行事的隊伍。

  • bubububu
  • 2024 年 9 月 12 日
  • 常用成語

《孫子兵法》的古人智慧(上)
《孫子兵法》的古人智慧(下)
影片:【經典文化】近三千年前的古人智慧──孫武與《孫子兵法》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這句成語,是指再三命令、告誡的意思,故事見於《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春秋時期吳王闔閭要求孫武訓練嬪妃、宮女成軍的事蹟。

孫武為春秋齊國人,是我國赫赫有名兵書《孫子兵法》的作者,後世稱為孫子並尊稱為兵聖。他身為貴族,卻因厭倦當時齊國內部爭權奪利、內亂不止,所以離開齊國前往吳國,在吳國與落難的伍子胥結識交好,兩人進而開展了傳奇的一生。

而身為楚國官宦家庭的伍子胥,卻因其父親伍奢受奸人所累,父、兄慘遭楚平王處死,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並逃躲楚平王的追殺,一路千辛萬苦地潛逃至吳國。因吳國王位繼承問題,嫡長子公子光認為傳位不公,聽聞伍子胥懷有大才,特意結交,不久與伍子胥密籌刺殺吳王僚,助公子光取得王位,最後在專諸刺殺吳王僚成功後,公子光如願繼位,即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執政後,勵志發展、大力改革。經數年,吳王準備征討楚國,伍子胥向闔閭推薦孫武為指揮,雖然吳王對孫武的兵法讚譽有加,但對孫武是否能在實戰中發揮克敵制勝的成效仍有疑慮,所以要求孫武操練由妃子、宮女臨時組成的隊伍成軍,以試探孫武治軍的能力。孫武答應後,遂將一百八十位妃女分為兩隊,並挑選吳王兩位愛姬作為隊長,讓她們都執拿兵器、排列成隊、聽令行動。

三令五申

孫武問眾女:妳們都知道前、後、左、右嗎?
眾女答:知道。
孫武說:我說任何向前、向左、向右、向後的指令,你們就要做出相對應方向的動作。
眾女回答:好。
孫武在說明規定後,即命人搬出鈇鉞(ㄈㄨ ㄩㄝˋ,古代殺人的刑具),並向她們申明、告誡軍法是無情與嚴厲的。
於是擊鼓,號令「向右」,但眾女卻嬉笑相對。
孫武說:命令交代不清、解釋不明,是將帥的過錯。並再次「三令五申」地告誡她們軍法嚴厲不可輕戲。
然後再擊鼓號令「向左」,眾人仍舊笑鬧不止、不當一回事。
孫武說:命令交代不清、解釋不明,是將帥的過錯。但是經過一再說明、解釋清楚後,大家仍不聽號令指揮,就是隊長及士兵有意犯錯了,隊長應受軍法處分!説完便命人把左右兩邊的隊長推出去斬首。

吳王在看臺上見孫武要殺兩個心愛的寵姬,驚嚇不已、下令阻止,甚至故意打趣地說:我已經知道將軍能夠用兵了!如果沒有了這兩名侍姬,我連吃東西都沒有滋味了,希望將軍不要殺了她們。 孫武卻回答:我既接受王命成為將領,將在外掌軍練兵,就須依法治軍,所以國君的命令我無法聽從。仍按軍法斬殺了兩個隊長,眾人都非常警戒害怕!至此,妃女們完全折服,無不聽從號令,進、退、跪、起動作整齊劃一,都不敢再視為兒戲或發出嘻笑聲音。闔廬深知孫武是治兵的能將,遂拜他為將軍。

最終,吳國的精兵在孫武出其不意、「避實擊虛」的迂迴奇襲戰略下攻破楚國。
當吳軍突抵漢水,這是楚國都城「郢」的最後一道防線,楚王大驚!連派兩名大將聯手,希望以優勢兵力前後夾擊殲滅來犯吳軍。但是孫武連用奇計誘使楚軍深入山勢複雜的大別山,再以重兵埋伏來攻擊他們,致使楚軍接連潰敗,吳軍順勢攻入「郢都」。歷史有名的「柏舉之戰」就是這個戰役。伍子胥也因此報了楚平王殺父兄的深仇;孫武的奇兵用計威懾了北方齊國、晉國,也讓吳王闔閭在各諸侯間揚名稱雄,這一切都是孫武的功勞啊!

  • 家長總是「三令五申」地警告小朋友要注意安全!
  • 如果「三令五申」的方式無法收到成效,循循善誘或許也是可行的辦法。
  • 「三令五申」是為了把問題解釋清楚,並非說說就算了。

BUBU

上一篇
下一篇

網站累計

  • 872,182 次瀏覽

版權所有 © 2025 中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