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

對於事情,即使不能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當看見羊群走失了,趕緊修補羊欄,也不失為避免傷害繼續擴大的及時補救。典故出自《戰國策.楚策》莊辛諫楚襄王的故事。
對於事情,即使不能未雨綢繆;亡羊補牢,當看見羊群走失了,趕緊修補羊欄,也不失為避免傷害繼續擴大的及時補救。典故出自《戰國策.楚策》莊辛諫楚襄王的故事。
《莊子.知北遊》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ㄒㄧˋ,通隙),忽然而已。」用白駒過隙,倏忽即逝,說明生命的短暫。在驚心動魄的轉瞬即逝中,人們焉能無悲?焉能無感於萬物流轉,並思及自己想要的生命型態?
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人遂以「人面桃花」說女子的美麗容貌,並以此緬懷逝去的人事或情懷。
「磨杵成針」,典出宋代祝穆的《方與攬勝.磨鍼溪》。傳說詩仙李白因見老婦在溪邊磨杵而感悟到唯有堅持不懈,才能獲致成功。後世常用這個成語來勉勵人,要努力不懈,不要半途而廢。
〈將仲子〉是一首春秋時期流行在鄭國的民間情歌,是初戀女內心的獨白。全詩共分三章,運用層遞手法、複沓章節的形式,表現女主角在期待愛情的同時,也憂慮他人流言的傷害。
王羲之的書法,力道強勁、雄健。書載:「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說他寫在祝版上的祝詞,下次要再重複使用這塊祝板時,其字跡很難被完全削去,因為他的字跡「入木三分」。後世經常用以形容見解、議論深刻。
「管窺蠡測」是說透過中空的管子來觀看天空,用水瓢舀水來測量大海的容量。 比喻一個人的見識狹窄淺陋。語出《漢書.東方朔傳》。
「入室操戈」:原意是進入房間後,拿起屋內的戈矛武器攻擊主人;也可以比喻用對方的觀點反駁對方。典故出自鄭玄寫《發〈墨守〉》、《鍼〈膏肓〉》、《越〈廢疾〉》三書,以何休自己的觀點來駁斥何休其他的論點。
「入吾彀(ㄍㄡˋ)中」。本意是說進入我弓箭的射程內。比喻人才落入我掌握中。也可以作「入其彀中」。譬如科舉制度在傳統社會裏,就可以使天下英才「入其彀中」。
戰國時期群雄並爭,蘇代見趙惠王,以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對趙王曉以結果將是漁人得利的大義。終使趙惠王同意取消攻打燕國的計畫。而這個成語,後來也經常被用在所愛相殘,他人得利的比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