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薪救火形容遇到失火時卻抱著木材去救火,反使得火勢越發嚴重;常用來比喻使用錯誤的方式處理問題,導致禍害更擴大、加劇。
根據「戰國策.魏策三」記載,公元前273年趙國聯合魏國攻打韓國華陽,韓向秦緊急求救,秦昭襄王命白起等將領率兵馳援,秦軍每日急行百里奔襲趙、魏,到達後即趁對方不備,出其不意地發動攻勢,大敗趙、魏,斬殺其十五萬士卒。
華陽戰敗後一年,魏王欲派魏將段干崇為使,向秦國割地議和。
孫臣勸諫魏王,割地求和不是解決秦國貪圖魏國土地的最好辦法。
他向魏王剖析:當時魏國戰敗並沒有割地給秦國,雖然失敗卻算是一個好的結果;而秦國儘管戰勝,也沒利用情勢要求我們割地,這是秦國失誤的地方。
如今群臣卻在戰敗一年後,反而主張向秦國割地議和,這完全是他們為謀私利的做法,希望大王明察——今天想要權位的人,是段干崇,大王卻讓他出使秦國商談割地議和之事;想要土地的則是秦國,大王卻投其所好,派使臣向他們割地求和。
此中的奧秘,就在想要權位的,必須讓君王同意割地,他才能代表前往議和,以此獲得權位;而想要土地的,又必定以威勢迫使割地以作為議和條件,以此獲取土地。然而魏國不斷採取割地求和以換取秦國止戰的作法,無異是自取滅亡啊!
他接著說:奸臣們堅持向秦國割地求和,但是割地議和,就像抱著木材去滅火一樣,木材沒有用盡,大火是不會停止的。然而大王的國土有限,秦國的貪婪胃口卻無窮無盡,又怎能滿足他們呢?這就是用木材去救火,千萬不可啊!
抱薪救火,古來多矣!
抱薪救火的例子,自古以來比比皆是,尤其戰國時期更甚,藉古鑑今,可使古為今用。當時各國間兼併攻伐不止、民不聊生,四分五裂的諸侯為了壯大自身、避免他國覬覦,有的締結盟約、有的發動戰爭、掠奪他人土地,而戰敗國為求止戰便往往割地議和,成為當時的普遍現象,因此,秦國靠著不斷的戰爭,最後統一六國。
以戰國時,抱薪救火的六國為鑑
這要從秦國逐步富強談起:
自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變法開始,秦國逐漸強盛。
在秦孝公到秦王政(即秦始皇)執政的一百多年間,秦國不斷派兵攻掠其他國家,使得六國國力大損、一蹶不振。
例如公元前301年楚國經歷「垂沙之戰」(由秦、齊、韓、魏、宋五國聯軍攻打楚國)之後,楚國開始衰敗。公元前284年齊國在「濟西之戰」(由燕將樂毅統率燕、秦、趙、韓、魏五國聯軍攻打齊國)後轉弱。而魏國在戰國前期盛極一時,但經幾次東侵齊國挫敗,以及公元前273年「華陽之戰」再敗於秦國,從此積弱不振,再也無力抵擋秦國不斷地侵略、走向衰亡。公元前262年趙王「利令智昏」地接受韓國郡守馮亭求獻上黨,引發秦國公元前260年伐趙,趙國經「長平之戰」後國力枯竭。而韓國與燕國則從未壯大到足以抗衡秦國。
公元前236年,在各國無力與秦爭鋒之際,秦王政以救援燕國為由,派軍攻打趙國,拉開了併滅六國的序幕,在短短的十五年間,依次併滅了韓、趙、魏、楚、燕,最後在公元前221年,秦國以齊國拒絕秦使訪齊為由,命王賁在消滅燕國後,率軍南下直取齊都臨淄,齊軍潰散、齊王建出城投降,齊國滅亡。周朝(春秋、戰國)數百年間各諸侯的相互攻伐與紛爭糾結,從此畫下了句點。
「抱薪救火」,雖然表達了救火的心意與行為,但是不適切的方法,對於問題本身,反而造成更鉅大的負面影響。藉此成語,讓我們再三省思,是否在處理每個問題上,都使用了正確的方法?因為用對藥方,才能藥到病除、否極泰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們應虛心地借鑒先人智慧,為現代的我們開創新局。
抱薪救火的省思——今人說古,是無用嗎?
今人不知古人,謂古人為「古」;但今人是否省思現今所有皆為前(古)人所奠基?今日之事,均建立在前人辛勤耕耘的基礎上,後人方能在基礎上「舉一反三」、突破舊窠(ㄎㄜ),進而創造人類進步的契機。創新的「知識」,也是在前人的記載與傳承下開新。後人的承先啟後、推陳出新,在在都為人類的未來,創造了更美好的生活。
不過任何事物都有階段性的演進歷程,必然會受到當時的環境、時間、條件……侷限,我們不應「以今非古」地輕詆古人。我們應該更虛心、客觀地理解前人的貢獻;高下、優劣與對錯,往往不能單從表象比較、或輕易予以否定。
當我們瞭解成語的來龍去脈後,將可以發現它是濃縮的歷史片段,除了精采的故事外,更蘊含著深刻的寓意。
- 犯了錯,就不應該抱薪救火地找更多的理由來搪塞(ㄙㄜˋ)。
- 炒菜時如果遇到油鍋著火,抱薪救火地灑水滅火,只會讓情況愈加惡化,應該蓋上鍋蓋、或用濕布滅火。
- 抱薪救火的做法,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