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成語是說要慎重地辦理亡者臨終的事,虔誠地追思遠代的祖先。後來也通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論語.學而》曾子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抱持這種慎重虔敬的態度,社會民風自然就會歸於純樸。
我是誰?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思想、哲學家柏拉圖提出了這個深邃的哲學問題,這大哉問可以呼應到「慎終追遠」,讓我們思考人類存續在這自然界中、循環往復與追本溯源的問題。
古今中外不同的文化與宗教,對於生命真諦與延續的意義有著不同的看法。但對於部分的人來說,一如天有陰晴圓缺、饑食渴飲一樣的理所當然、理應如此,至於為什麼?前因後果是什麼?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管他的,現在下雨就打傘、出門就坐車、電話能打通……就好。
生命本質的問題除了生存、繁衍、傳承等議題外,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談到「死亡」時曾說:「逃避死亡的話題,只會使自己更遠離生命本質的真相。」既然活著,我們就應明白生命的本質,才能讓我們好好地過好每一天,所以我們更要以謙遜、認真的態度來面對這一嚴肅課題,而「慎終追遠」就成了我們入門的第一步了。
追本溯源
在華人世界中,民間常沿襲著種種祭祀祖先、神明的眾多儀式,這雖然也是慎終追遠的具體表現,但是這些活動最重要的精神,應是在虔誠敬肅情懷上感念先人的一切,而非在供品科儀多寡或祈求先人、神祉的庇佑。所以《論語.八佾》說:「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這就是關鍵!要祭祖就如同祖先在眼前一樣,祭神也如同神佛在面前,這種不忘本、兼融並蓄的文化傳承,使得世界文明古國中,中華文化仍然碩果存在。
如果我們不能懂得這個道理,人類所有的行止都將失去意義;例如,吃飯,就僅為了填飽肚子?而非延續生命意義。讀書,就為了考試、分數?而非知書達禮、造福人群……
東、西方思想文明進程儘管不同;但不論祭拜祖先、或是西方儀式的追思會、上教堂祈禱,都是藉由一種特定的方式,來表達個人深沉的感念與虔敬之意。「自己」在當下才是真實的一切,所以有了「繼往開來」的延續性的思考,人們才能從陷溺於眼前事物的計較與競逐之中離開。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記取並尊重過往的歷史,除了可以讓我們避免重蹈覆轍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才能溫故知新、革故鼎新、開展未來。願我們始終能保持著這顆「慎終追遠」可貴的心,又如早期台灣先民常唸說的:「吃水果、拜樹頭,吃米飯、拜田頭」,那感恩、飲水思源、不忘本的初心,會永遠一樣真實的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 慎終追遠為我國固有的傳統精神。
- 清明節祭祖掃墓習俗,是慎終追遠的展現。
- 做好慎終追遠,猶如保持身心健康一樣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