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難收

人類在不斷求新求變中突破進步,也在各種錯誤中學習成長;但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血淋淋的經驗與教訓,我們要能借鑒前人、深刻記取,切勿盲目做出覆水難收的事啊!
人類在不斷求新求變中突破進步,也在各種錯誤中學習成長;但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血淋淋的經驗與教訓,我們要能借鑒前人、深刻記取,切勿盲目做出覆水難收的事啊!
「黔驢技窮」譏刺那些仗著表象唬人、實則內裡空洞的人,一旦被識破,將會被反噬。這個成語留給今人的鏡照是,有時我們是那頭驢,曾被敬畏、後被識破;有時我們是虎,默默等待出手時機;也有可能是看熱鬧卻不管結局的好事者。值得玩味。
人生難免會有一些力所未逮的無奈,就像春秋時的晉景公在面對宋國求援,而楚國如日中天的氣勢時,陷入了兩難的局面。大夫伯宗說: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這時候是不能憑藉衝動行事的,否則啊,更大的危難恐怕就近在眼前了。
相傳被老虎吃掉的人會變成「倀鬼」,並為老虎所控制,幫助老虎作惡。
成語「為虎作倀」、諺語「狼無狽不行,虎無倀不噬」即源於此。
「一葉障目」也作「一葉蔽目」,常用來形容人被假象蒙蔽了心靈,而無法看清事物全貌或認清問題根本,做出不正確的事情。
這句成語源出道家《鶡冠子》「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經三國時邯鄲淳所著《笑林》引用,而廣為流傳。
「除舊佈新」多指過農曆新年前,將家裡或自己徹底的清整一遍,拋棄不好的一切,寄予新的希望,期以嶄新之姿迎接新的一年。
文天祥的〈正氣歌〉中,列舉了十二位視「使命」勝過「生命」的經典人物,都是他學習效法的精神導師,充分展現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堅貞不屈、視死如歸氣節。
戰國時期,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齊人與田單死守莒城和即墨,最終獲得勝利。而「毋忘在莒」也被用於勉勵人們應記取苦難挫敗,讓自己重新贏得勝利。
「竊鉤竊國」這句成語出自《莊子.胠篋篇》「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莊子藉大盜偷取東西時都是連箱帶櫃的一起抬走,還深怕囊櫃不夠堅固,讓財物遺落出來。寓意儒家成聖和仁義道德諸多言說,反會被有心人拿來利用,造成更大的危害。
以沽名釣譽的方式,雖然有可能獲得名士聲量,進而求得個人的權位或利益,一如「終南捷徑」;但那不是出自自己真誠內心與能力實踐的結果,動機與目的相悖、終究不足為法,須知人生是沒有終南捷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