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古人智慧(上)
影片:【經典文化】近三千年前的古人智慧──孫武與《孫子兵法》
好計連篇的《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策略高明、好計連篇,以〈勢〉篇所論戰鬥之道及策略為例:
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ㄐㄧ,奇數)、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碬(ㄒㄧㄚˊ,石)投卵者,「虛、實」是也。
要管理很多人必須和管理很少人一樣地有成效,關鍵在善於「分數」——「分」是動詞、分派,「數」是單位的人數,「分數」即組織的架構、編制,如古代的伍、卒、旅、軍等。
至於戰爭開打時,指揮大軍要能和指揮小分隊一樣有成效即「鬥眾如鬥寡」,其關鍵在哪裏呢?就在「形名」——「形」是用眼睛看的號令,如旗幟、狼煙;「名」是用耳朵聽的號令,如口令、暗號、擊鼓前進、鳴金收兵等。
另外,和敵人作戰要能立於不敗,就要會運用「奇、正」的戰術。雙方交戰時,正面迎戰的是「正兵」,其餘可以機動調度的是「奇兵」。也有認為「當敵為正,傍出為奇」,或是指先出、後出而言。所以在這裏,「奇」音ㄐㄧ,指奇數,是正兵以外,還沒有上戰場、可以被靈活運用的部隊。
最後,要能達到以石擊卵的效果,在攻擊敵軍時如以石頭砸雞蛋般容易——「以碬投卵」,在交戰時還要懂得如何「避實就虛」、「以實擊虛。」所以孫子說: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
孫武說戰勢不過「奇、正」,認為戰鬥的戰術原則就是對於正兵、奇兵的運用。「奇正相生」有如圓環無端,奇兵、正兵間的互相轉換變化,可以如環般無終無始、無窮無盡。
孫武非常強調「以正合,以奇勝」,作戰時,先用正兵正面交鋒即合戰,關鍵時刻再以靈活機動的奇兵克敵制勝,所以後世有「出奇(ㄐㄧ)制勝」之說。「奇兵」的「奇(ㄐㄧ)」,不應作形容詞的奇詭或奇襲(ㄑㄧˊ)解。
《孫子兵法》正、奇分兵的靈活運用,成就了我國歷史上許多精采的好戲。像是「楚漢相爭」中漢軍名將韓信的「背水一戰」,也是對此戰術的實踐……
韓信以三萬兵力攻打陳餘率的二十萬趙軍,他先在半夜分出「人人手持漢旗」的兩千「奇兵」備用;清晨再分出一萬「奇兵」,背水列陣於河邊,欲以退無可退激發士卒拚死一搏的決心;然後他再率領一萬正兵和趙營重兵「合戰」。
一開始,兵力懸殊的韓信「正兵」就節節向河邊敗退,但是這些漢軍故意沿路拋棄戰旗,誘使守營趙軍傾巢而出,為獲得賞賜而搶拾漢旗。接著,手持漢旗的兩千名備用「奇兵」,在趙軍「空營」後立刻殺進趙營插旗。而背水一戰的漢軍則因無路可退,只能人人作殊死戰(孫武又嘗言:「置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並與韓信率領的兵力合為迎戰的「正兵」。
不過此一形勢在漢軍奪營後瞬間轉變,失營的趙軍為了救營,從追擊韓信改成向後撤退。此時,漢軍的奪營「奇兵」又一變成為迎戰「正兵」,韓信與背水一戰的士兵則轉成從後追擊的「奇兵」。趙軍在被前、後夾擊下,望見營中滿滿一片漢旗飄揚,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漢軍?於是心虛氣沮,恐懼地潰散敗逃了。這是歷史上在孫武「柏舉之戰」以外,另一場「正奇分兵」、「以少勝多」的名戰。
《孫子兵法.勢篇》接下來又取法大自然,孫子說: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ㄓˋ,猛禽)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案: 迅猛的攻擊節奏)也。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ㄋㄨˊ,弓),節如發機(案: 擊發板機)。
我們看那湍急的流水,它之所以能夠漂動大石,原因就在於巨大的衝擊力道所產生的強大勢能。
又好比猛禽搏擊鳥雀,牠之所以能夠一舉擊斃對方,也是因為迅猛的進攻節奏爆發出強大的衝擊力量。因此,善於作戰的人,「其勢險,其節短」,他會營造出險峻的逼人態勢,然後飛快迅猛的加以進攻。故又謂: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任勢者,其戰人也(案: 指揮士兵作戰),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善戰者會創造出有利的「勢」,而不是對「人」做要求。在指揮作戰時,善戰的人會如同滾動木頭石頭般利用其勢能;而「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在平坦的地勢上會靜止不動,在陡峭的斜坡上才會滾動,方形的容易靜止,圓形的才容易滾動,所以善戰者會如同在千仞高山轉動圓石般,把圓石從千仞高山上滾下去,使得其勢洶洶、銳不可擋!
《孫子兵法》的智慧
孫武揚名立萬的「柏舉」一戰,正是對「奇正之變」、「奇正相生」戰略的自我實踐:他率領水師「正兵」行進到淮汭時,忽然舍舟登陸,另以三千「奇兵」迅速越過楚境三關,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接殺到漢水東岸,逼近郢都,使得楚軍聞風喪膽。但是當這支「奇兵」正面迎戰楚軍,並以「且戰且退」的策略誘敵時,它已經轉換成敵我「合戰」的「正兵」了;反之,原來的正兵,此刻正埋伏在大別山麓,被轉換成為襲擊的「奇兵」,當不知情的楚軍一進入山中,便予以致命的一擊而奪得勝機。
孫子除親自實踐充滿兵學智慧的戰術策略外,《孫子兵法》在〈勢篇〉中更以優美的文辭、深湛的哲理,說明了想要克敵制勝,就要據險要、迅猛進攻,創造出駭人心神的態勢與磅礡勢能——「勢」,以輕易地屈人之兵。
作戰時,以「正、奇」兵互相轉換,不斷地變換正兵、奇兵,可使敵軍因防不勝防而心驚膽顫,更因對我不知底細,而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便可「奪兵先奪心」地渙散其軍心,使其士氣低落;然後再「避實就虛」、「以實擊虛」地像是拿著石頭砸雞蛋般擊潰對方。如此便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把很容易滾動的圓石從千仞高山往下推,那崩天裂地的爆發力、無堅不摧的衝擊力,將以無人能擋的摧枯拉朽之勢,猛烈地擊潰對方。
孫武就是這樣幫助吳王登上春秋霸主寶座的。
張麗珠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