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看見」: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桃花源記就是陶淵明的出走日記,天空從來不在遠方,不假外求,只要我們不侷限在自我的界線,向外踏出一步,就能擁有界線外全部的藍天。

我們常把自己困在困境的邊緣,只因身是局內人,便束縛了自己,但只要往外踏一步,走到局外,反而能擁有界線外的全部天空。
桃花源,就是陶淵明跨過邊界後,看到的廣袤天地。

見自己: 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轉向

陶淵明少時有「經世致用」之志,然而東晉政權極端腐敗,荒淫無道,加上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人民苦不堪言。而東晉王朝實行九品官人法的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像陶淵明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自然更難酬壯志了。

〈桃花源記〉的「看見」: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澹然自得的他性格耿直,不願為五斗米折腰的攀附權貴,和政壇更格格不入。
於是義熙元年(西元405),他堅定辭去了上任81天的彭澤縣令,歸隱田園,成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田園詩人」。
無法改變現狀,就要走出界線外,使自己的超拔現實,並寄託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桃花源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抒志言懷。

「見眾生」:落英繽紛桃花源的美好

〈桃花源記〉敘述了一個完整的情境,時間、地點、情節、人物、結局,一應俱全:
一個忘機的漁人,偶然闖進了一片桃花林。伴著潺潺流水,目睹一片桃花盛放,隨風落下桃花雨,春天嫩草的香味,簡直如蓬萊仙境,誘引著漁夫一直前行,待他行至小溪盡頭,穿過一個狹窄的小洞,才真正進入了桃花源。
「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風光,不過是感官的序言而已,桃源內的美景與人情才是真正的「沉浸式體驗」。

桃花源裡有寬曠的土地,整齊的房子,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池塘,茂盛的桑竹以及排列有致的小村落。村民們在這片樂土上,怡然自樂。漁人所處的現實世界,隨處是顛沛、何處不流離,形成了強烈對比。而桃源人的熱情,爭相做東道主,「設酒殺雞做食」,真有葛天無懷氏的純真和熱情。

漁人離開仙境後,再來尋覓時,便「遂迷不復得路」,隱居不仕劉子驥也尋終未果。自此,它依然在誰人都不曾知曉的角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靜默地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桃花源記〉的「看見」: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是真實,也是虛構:沿路上的桃紅與翠綠、景致的幽然靜謐、民風的質樸與快樂,桃源的得而復失,將故事收束在一個可以遙想,可以通過閱讀親臨的文字場域。

「見天地」:界外是寬闊的藍天

陶淵明之所以能描繪得如此醉人心神,是因為他踏出了界線,視野也得以衍伸,當我們不再自溺於痛苦的黑暗,才能轉向看到美麗的風光。

桃花源不是仙界、不是仙人聚落,既沒有長生不老、也不是太虛幻境,一片農耕的景象,說明這些普普通通的人,各自保留了天性的真淳;他們的和平、寧靜、幸福,都是轉化心境來的,不忮不求,甘於淡泊。這是人類能主動性的發展的意義,所有的命定時刻,都是心境的選擇,踏出困境的侷限,就能擁有自己的桃花源。

外在的周折和困頓,乍看並無不同,但人的內在,經過漫長的覺醒,體認到此生,體認到命運,也就有所不同了,桃花源記就是陶淵明出走的範示,天空從來不在遠方,不假外求,將手指指向天際,就能看見一片藍天。

〈桃花源記〉的「看見」:見自己、見眾生、見天地

黃承達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