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蘭亭集序〉:續用文字傳薪火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的真跡,雖已失傳,但通過文字的解讀與摹本的巧似,我們還是可以藉以想像,在歷史中,那個大喜大悲真性情的一介名士,在那麼灰色的時代,努力燃起生命之火的王羲之。

〈蘭亭集序〉是哀悼生命消失的獨白,於書法藝術上是美的極致,但更美的是內容的「真」。王羲之把自珍自惜的自我揭露出來,用一點點的「快樂」,對照流失後的「悵惘」,從而呼籲千萬年後的讀者珍視生命的同時,也希望能透過文字,讓不朽靈魂在未來世界裡永遠可以婆娑。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歷任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官職。王羲之書法初學衛夫人,後渡江向北壯游名勝古蹟,先後見到李斯、鍾繇、蔡邕……等名家書法真跡,參得箇中妙法,然後一洗漢魏書風,創出獨樹一格的行、草書體,被尊為「書聖」。

王羲之〈蘭亭集序〉:續用文字傳薪火




坦腹:真誠的自然散發

《世說新語》有一則關於王羲之「坦(亦作袒)腹東床」的故事:東晉大家族郗(ㄔ)家的掌門人郗鑒,要為形容兼備的女兒郗璿選夫婿,除了父親是郗鑒,她兩個兄弟郗愔和郗曇也都是有名的書法家,簡直是行走的名牌,家世背景非常傲人。
選婿時刻,王家公子們都衣冠楚楚,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矜持穩重。然而,其中一房的一張東床上,卻有個袒胸露腹,斜靠在坐榻上,口裡吃著燒餅,手在肚皮上畫字,好像不知道有相親這回事的人。郗鑒聽了回報,一拍桌子說:「這個人就是我要找的女婿啊!」

郗璿出身名門,因其家學淵源,對於書道亦頗有見地。王羲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代書聖,除了墨池的勤學苦練;還有夫人之功。郗夫人對王羲之的書法不時提點,應有所裨益。不僅於此,二人還培育了下一代書聖,即他們的小兒子王獻之。
「坦腹東床」一舉,很能看出王羲之的性格,他總是這樣誠誠懇懇,不多加掩飾,郗璿應該也深知夫君性格,並以此寶愛,所以與之育了七兒一女。
也因而看出王羲之的真誠是由內而外的,所以他的人很動人,字很動人,生活也是,文章也是。

王羲之〈蘭亭集序〉:續用文字傳薪火

風雅:快意的曲水流觴

因為懂得生活,所以更珍惜生活。

〈蘭亭序〉完成於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士,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事,會上依「曲水流觴」作詩。
「修禊」是傳統習俗,人們會在農曆三月上旬的上巳日,到水邊舉行祓祭儀式,用香薰草蘸水灑身上,或沐浴於河岸,祈求消除災厄。

而「曲水流觴」是舊時上巳節的一種風雅的飲宴習俗,這天,四十一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旁,由書僮將「羽觴(酒杯)」置於上游,放入溪中,讓其順流而下,若「觴」在誰的面前停滯了,誰就得賦詩,若吟不出詩,則要罰酒三杯。如此循環往復,直到盡興為止。這次蘭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詩兩首,十五人成詩各一首,十六人作不出詩各罰酒三杯,連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也被罰了酒。

這四十一個名門高士玩出來的詩作,也別有可觀,便決議將詩文收集成冊,再由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寫序文,記錄這次雅集。
於是,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鬚筆、蠶繭紙,即席揮灑,寫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王羲之〈蘭亭集序〉:續用文字傳薪火

興懷:由樂而悲的文氣

如果所有的快樂,都有盡頭,什麼能把這深刻的片段,像鑽石一樣晶燦的留下來?

當天名士們環坐,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這好山、好水、好秀麗的春天,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對大家來說,也足以暢敘幽情。

這時天空疏朗,氣候溫和,放眼望去可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麼美麗的風光,簡直是最美的視聽饗宴。然而王羲之進一步追問:快樂只是這樣嗎?只是這種感官的極致嗎?還有沒有別的?
於是王羲之反思「快樂」的本質,發現人生短暫,「俯仰」間,一輩子就過了,而快樂也有各式選擇:有人喜歡暢談自我懷抱;有的人就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託自己的情懷,自由放縱地生活。看起來很豐富的快樂本質,當感到高興時,能樂以忘憂,不覺得老年即將到來;又等到厭倦時,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感慨隨著產生。琉璃易碎彩雲散,面對美景與歡愉,也同時面臨消失的悵然,於是,接下來作者卻表現出了另一種心情――「痛」。所以王羲之寫著寫著,就起了「快樂短暫,沒有恆常性」的悲嘆,他說: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往昔的欣喜之事,已化為歷歷在目的往事,仍然不能不因這種變化,引起心中的感嘆,過去的歡樂,終如流水而去,怎不讓人心情黯然。更哪堪「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人的壽命的長短,要聽憑造化,全不歸之於己,最後也必然消滅,這是多大的悲傷呀!所以古人說死生是人生最大事,怎麼能不悲痛呢?

王羲之發現快樂的本質,避不開失去的痛苦,也發現生命的快樂,覆蓋不掉逝去的悲傷,更重要的是,在死亡的到來前,每一個我們,都無能為力。

王羲之〈蘭亭集序〉:續用文字傳薪火

所以王羲之進一步感嘆: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當時社會上流行一種虛無、超脫的人生觀,認為生與死是一回事,長壽與短夭沒有什麼區別。對這種說法王羲之不認同,他認為把死和生等同起來境界是自我欺騙,把長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生死這麼大的命題,根本不能舉重若輕!後代的人看現在,也正如同我們今天看過去一樣吧。

王羲之扣著「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的可能,將死亡唯一消解的方法,寄託給了「文字」。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彭祖

所以王羲之的《蘭亭集》一個、一個地記下當時與會的人,一首首抄錄他們作的詩賦,即使時代改變了,世事不同了,後世的讀者,也將有所感慨於這次聚會的詩文,進而通過這篇文章,把名士們在世的身影留了下來。

序中記敘蘭亭之美、聚會之情,抒發了作者盛事難再、生死無常的感慨。王羲之由喜而悲,甚或是喜極而悲,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激盪變得平緩,從表層的快樂,寫到人生的叩問。
未來雖然在不斷發展,但無論世界怎麼變化,對生命本質的體驗卻是一致的,〈蘭亭集序〉也正是因為道出了這種「千古悲情」,才如此深深地打動我們。

但不僅於此,其書法線條,賦以了這天下一絕,更為經典永恆的生命。

書藝:由內而外的體現

王羲之〈蘭亭集序〉:續用文字傳薪火

書藝:由內而外的體現

字不只如其人,更如其文。

真誠的王羲之,不爭逍遙自適,寧願大悲大痛,也要把這個任情重情的熱烈魂魄,「凝琥珀」式的封存下來。
〈蘭亭集序〉最重要的是:在這曲水流觴,半醉半清醒狀態寫出的三百二十四字裡,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創造出一個生命的樣態,賦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風儀:或坐或臥、或行或走、或歌或舞,無字不美,眾相畢現。
序中有二十多個「之」字,無一雷同,各具獨特的風韻。重複的字,也都別出心裁,自成妙構,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風神、襟懷、情愫都得到了充分表現。
據傳王羲之清醒後有多次重寫,希望可以維持當天的文字神氣,又可以避開當日即興書寫造成塗改的錯漏字,可再怎麼重寫,都寫不出當天的極神狀態,可說連王羲之都認為〈蘭亭集序〉已經無法複製。但也有學者質疑「是日也」三字,認為並非當日喝醉所作,可聊備一參。

〈蘭亭集序〉是世人公認的瑰寶,始終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傳到他的七世孫智永和尚,他少年時出家為僧,智永臨終前,將〈蘭亭集序〉傳給弟子辯才。辯才擅長書畫,對〈蘭亭集序〉極其珍愛,將其密藏在閣房樑上,從不示人。後卻被唐太宗派去的監察史蕭翼騙走。
得到真跡的唐太宗讚嘆它「點曳之工,裁成之妙」,推崇備至,並命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書家臨摹。以馮承素為首的弘文館拓書人,也奉命將原跡雙鉤填廓摹成多本副本,分賜皇子近臣,現存的〈蘭亭集序〉摹本,最著名的,便是馮素的神龍本。侍臣們遵照太宗的遺詔將〈蘭亭集序〉真跡作殉葬,從此,最美的「天下第一行書」活在想像裡,只能通過臨本去揣測,真跡該有多驚豔,多耀眼。

還好,我們可以想像的,不只是以字論字,而是飄逸又重情的王羲之,如何在文章中呈現真本色。他的文字以死向生,不停還原永和九年的上巳日,不停的臨文嗟悼,所有大喜、無量大悲,都一遍又一遍,將逝去千年的王羲之,反覆無數次的招魂。

黃承達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