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厭女症候群」

《水滸傳》是一部英雄傳奇;兒女情長,就不免英雄氣短,所以《水滸》英雄不能貪戀美色。兄弟朋友情義,往往勝過夫妻、情人。梁山英雄的座次,也是依父權體制而設定,甚至在某個程度上,顯示了視女人為禍水的厭女症候群。

《水滸傳》的「厭女症候群」

「四大奇書」中的《金瓶梅》,具有濃厚的「厭女情結」;而《金瓶梅》最早則是從《水滸傳》別立一局,西門慶、潘金蓮和其他女子的故事,是為《水滸傳》的「別傳」。所以這厭女情節的始作俑者,不得不歸之於《水滸傳》的「父權」意識。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四大奇書」雖是赫赫有名,但由於時代的局限,其筆下對男、女性別的歧視,是非常明顯的。

《水滸傳》的「厭女症候群」

其中《西遊記》關涉到女性處較少,而神妖分明,各有優劣;《三國演義》寫男人立業建功,唯賢妻良母等足以輔佐男性的角色,方才得以入列。

《水滸傳》的「厭女症候群」

《水滸傳》是一部英雄傳奇,強調英雄的性格、際遇及「義氣」,社會性非常濃烈。而恰巧就是在這一點上,傳統被錮鎖於家庭、家族內的女性,是沒有發揮空間的。

在《水滸傳》中,梁山泊有108條「好漢」,整體故事,就是摹寫這些男性如何建功樹業的經歷;其中只有母大蟲顧大嫂、母夜叉孫二娘以及一丈青扈三娘,共三位女性,好漢排名分別為101、103、59,比率極低,重要性也被明顯忽視。
「母大蟲」顧大嫂「眉粗眼大,胖面肥腰」,「三二十人近他不得」;「母夜叉」孫二娘「眉橫殺氣,眼露凶光。轆軸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腳」,動輒「敞開胸脯」、「赤著膊」,雖是女性,卻顯然都是「拳頭上立得了人,胳臂上跑得了馬」的粗夯婦人,從她們「老虎」、「夜叉」的外號,便可以知道,她們是「不像女人的女人」。而她們能夠進入108將中,除了「比男人更像男人」外,恐怕也是沾了排名100的老公孫新和排名102的張青的光。因此,對這兩人的情節,重點都不在摹畫她們。

比較特殊的是「一丈青」扈三娘,長得既是美貌,「天然美貌海棠花」,又擅使日月雙刀,馬上功夫了得,連五虎將中的霹靂火秦明,都被她擒捉過,是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論起重要性,她實是不遑多讓於其他地煞星角色的,但排名卻落在曾被她擒捉的矮腳虎、排名58的王英之後。

梁山英雄的座次相當森嚴,名次在前的,權力、重要性越高。這與後世幫會組織類似,這本是依父權體制而設定的;其中僅有的三位女性,排名也都在其夫婿後,「夫為婦綱」的跡象顯然,可說根本就是一種「父權」的機制。

《水滸傳》的「厭女症候群」

「父權」機制是輕蔑女性的。《水滸傳》中,除梁山泊以外的其他重要女性,有「仙女」九天玄女,以及李師師、白秀英、李巧奴等「妓女」,閻婆、王婆等「老鴇」、「弱女」金翠蓮等。其中篇幅最多、最引人囑目的,就是盧俊義夫人賈氏、閻惜嬌、潘金蓮、潘巧雲等「四大淫婦」。
九天玄女是宋江「神化」,確認其為「星主」的根源,重要的不是她的性別,而在於她的「神仙」地位,姑不置論;「弱女」是英雄仗義相助,展現俠客丰采的對象;妓女、老鴇,可以歸類為向被認為是「禍害」的「三姑六婆」,而淫佚縱欲,則是最普遍為人所詬病的。
兒女情長,就不免英雄氣短,所以《水滸》英雄是不能貪戀美色的。兄弟朋友情義,往往勝過夫妻、情人。越是美色,對英雄的威脅也越大,更是《水滸》一書傷身敗家的最大禍源。這也是「四大淫婦」共通的「通姦害夫」情節模式。

《水滸傳》的「厭女症候群」

因此,梁山泊108條好漢中女性席次如此之少,不難理解。不但如此,我們看《水滸傳》中對扈三娘的「歸宿」安排,尤不難窺見當時對女性的鄙夷與漠視。

《水滸傳》的「厭女症候群」

再說,《水滸傳》在征伐田虎一役,曾經凸顯了一個女英雄仇瓊英的角色,也是一樣美貌的女子,「臉堆三月桃花,眉掃被春柳葉」,而且善施「飛石」,與沒羽箭張清配為一對,而且屢建戰功,卻沒有被列入108條好漢中,也未參與征討方臘的戰役。仇瓊英的隱忍堅毅、為父母報仇、為國家建功的經歷,恰恰與扈三娘成為對比,但卻不在好漢排行榜中。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施耐庵厚此薄彼所隱藏的大男人主義。

林保淳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