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未知太過於主觀,便很難去理解異見,有時還會造成霸凌現象。
民間信仰的興盛與否,視地域而定。對於鬼神,有人頂禮膜拜,有人敬而遠之,也有人斬釘截鐵地認定鬼神為子虛烏有之事。馮奇,是明代第一部被禁毀的志怪小說集《剪燈新話》中,一位恃才傲物、不信鬼神的狂士,他堅信理性至上,卻在遭遇超自然現象後被迫重新審視自己的信念。作者瞿佑透過這位狂士遇鬼的故事,傳達一種對人類認知侷限的反思――世界可能存在人類尚未理解的領域,我們不應太過自負,要保持謙遜與敬畏之心。
「正義魔人」的激烈行徑
當過度強調道德或正義,並以自認的正義標準,用苛刻或極端的方式糾正他人行為,譬如在網路或現實生活中積極批判他人而缺乏包容性,甚至進行公審,便可能形成霸凌行為――現代詞彙「霸凌」,是英文Bullying的譯音。霸凌者與受害者之間,常存在權力或體型等因素不對等,而不敢或無法有效反抗。

話說元人馮奇對世間流傳的一切妖物厭惡至極,但凡聽聞哪有牛鬼蛇神,便義憤填膺地前去「斬妖除魔」,不僅厲聲辱罵,還往往燒毀祠廟,將塑像沉入江河中。
至正年間,某地由於常年戰亂的緣故,目光所及盡是黃沙白骨,十分懾人。一天,馮奇途經這裡,天色已晚,卻沒有任何旅店。眼看不遠處有一片古柏樹林,便打算在那兒歇息一夜再動身。
到了夜半三更,陰風陣陣,飛禽、走獸的嚎吼聲不斷在山間迴盪著,成群的烏鴉也翔集在古柏樹林中,此起彼落地躁叫著。忽然間雷鳴轟隆、閃電交加、急雨傾盆,身邊八、九具殭臥的死屍,竟群屍環起。環繞的殭屍發現馮奇在樹下歇息,便一擁而上。
情急之下,馮奇倉惶地爬上柏樹,只聽得樹下死屍說道:「今晚勢必要捉到他,否則鬼王怪罪下來,我們擔待不起啊!」
一會兒,雲開霧散,在微弱的月光下隱約可見一青面獠牙、頭長二角的夜叉,從遠處穿過林間來到樹下,瞬間就將那群死屍生吞活剝。夜叉吃飽喝足,倒在樹下呼呼大睡。馮奇見狀,心想:「此地不可久留!」於是趁夜叉熟睡之際,三步併作兩步趕快躡手躡腳地逃跑。
邪不勝正的信念
未及百步,馮奇便聽得夜叉在後頭窮追猛趕。正在千鈞一髮、命懸一線之際,馮奇看見不遠處有一座荒廢的寺院,便踉踉蹌蹌地躲了進去。
一時間,只找到殿內一尊大佛背後有個孔洞可以藏身,馮奇就竄入大佛腹中。沒承想,才稍稍緩過神來,耳畔就傳來一陣笑語聲:「別人想捉捉不著,想不到……竟然自己送上門來,我今晚可有頓點心好吃,不用再吃素了!」那尊大佛說著便急出殿門,過度興奮下卻不慎被門檻絆倒,摔個粉碎了。馮奇因而得以逃脫,還一邊罵咧咧道:「哼!想要欺騙我,這下可自遭禍了吧!」

出寺廟,遠望林野,燈燭輝煌,似有眾人圍坐,馮奇大喜地急奔過去。可到那,卻險些沒嚇出半條命來,這群「人」不是沒有頭,就是缺胳膊少腿的。馮奇大吃一驚,頭也不回地逃命去了。
眾鬼見狀,忿恨地說:「我等正喝得酣醉快活,哪來什麼人這般唐突?快捉來剁肉燉湯吧!」話音未落,眾鬼便爭先恐後地丟牛糞、投人骨,追趕馮奇。
而前頭的馮奇,卻被一條大川擋住了去路,無奈,只能冒險橫渡亂流。好不容易上了岸,只聽見眾鬼不敢下水,隔著大川不停叫囂。
「敬而遠之」何嘗不是一種值得尊重的觀點?
此刻,皓月西沈,早已精疲力竭的馮奇,在晦暗無光的林間穿行,竟不慎踩空跌落深邃的地坑中。坑內陰風陣陣,寒冷的風沙,吹得馮奇睜不開眼,忽然間,有髮色朱赤而頭生兩角的、有一身翠羽而背生兩翅的,也有滿口獠牙而嘴似鳥喙的、有走獸面貌而頭似野牛的……他,這才猛然驚覺:這裡正是群妖匯聚的「鬼谷」!
眾鬼由於馮奇的到來,都額手稱慶說:「和我們有深仇大恨的人終於出現了!」便將馮奇皮拴、鐵鍊,縛綁到鬼王跟前稟報道:「大王!這人就是不信世間一切鬼神,又對我輩百般羞辱、不敬的狂士。」鬼王一聽,就怒斥馮奇說:「身為一名讀書人,你難道不知『鬼神之德其盛矣!』連孔聖人都要敬鬼神而遠之嗎?何況《易》、《詩》、《左傳》等聖賢書,也有很多對於鬼神的記載。你居然大言不慚地聲稱世上絕無鬼神,實在可惡至極!平時遭你無端污蔑、淩辱,已到忍無可忍的地步了!如今所幸相遇,不消心頭之恨,絕不罷休!」

鬼王於是命人剝去馮奇的衣裳,將他打得遍體鱗傷,可說是求生不能而求死不得。
鬼王接著問:「你是想變成肉醬,還是身高變成三丈長啊?」馮奇心想變成肉醬就回不來了,因此選擇將身高變成三丈長。眾鬼隨即合力將他按在石床上,反反復復就像在搓麵條一樣,不知不覺馮奇已經細嫋嫋地被搓得又細又長,眾鬼便異口同聲地嘲諷他為「長竿怪」。
鬼王又問:「再來你是想被煮成肉湯,還是身體要矮成一尺呢?」馮奇正為細長身形站立不住所苦,於是表示願意變成一尺短。眾鬼一聽,就將他趕回石床上,仿佛是在按麵團一般,按得全身關節喀拉響,而這一尺長的身高只能蹣跚在地,所以又被眾鬼戲稱為「螃蟹怪」。
一旁有一老鬼眼見馮奇苦不堪言,撫掌大笑說:「這就是你平日裡無端污蔑、淩辱鬼神的下場!」緊接著又打打圓場道:「雖說馮奇刻薄無禮,但今天我們也大仇得報了,不如就可憐他寬恕他,放他一馬吧!」一邊說著,一邊將馮奇提起,然後使勁一抖,竟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儘管眾鬼都同意放馮奇歸返人世,但卻決定要將各自身上的某個部位贈予馮奇,藉此讓人間「知有我輩」,證明世間真有鬼神存在。於是有為馮奇安上兩角的、裝上鳥嘴的,也有幫他換上紅髮、置入碧眼的……,他也儼然一奇鬼!
從加害者到受害者——因果與審判外的省思
馮奇回到鄉里,妻小不敢相認、幼童驚啼而逃,眾人都來圍觀這個怪物。於是馮奇閉門不食,憤懣而死。
臨終,馮奇忿恨地告訴家人:「我是被眾鬼所害,請為我在棺中準備紙筆,死後我要上訴天帝。幾天內如果蔡州發生異象,便是我沉冤得雪之時。請為我灑酒慶賀!」果然,馮奇死後第三天,蔡州「雷霆霹靂,聲振寰宇,屋瓦皆飛,大木盡拔」,在電閃雷鳴、風狂雨驟下,鬼谷的地坑塌陷而汪洋一片。諸鬼夷滅,水流皆紅。
馮奇後來被地府任命為太虛殿司法,這就是為什麼瞿佑在《剪燈新話》中把這篇鬼話稱為〈太虛司法傳〉。或許馮奇沉冤昭雪了,或說傷害他的人受到懲罰了,但作者是否也期待讀者反思些什麼?
故事一開始是馮奇憑藉個人主觀認知,將個人意志強加於他人之上,形成對神鬼的霸凌行為;後來則是他也因此激起了被霸凌者——眾鬼的不滿,然而眾鬼濫用私刑對馮奇實施制裁,同樣也屬於霸凌行為;而回到鄉里後,已成怪物的馮奇又在眾人避之唯恐不及下憂懣而死……
也許,世界上存在太多人類還未能理解的領域;只有當自身遭遇困境時,理解與共鳴才能由此而生,才能出現同理心和感同身受。對於所未知的領域,我們應該抱著謙遜之心與態度吧!
林佑澤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