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情歌和穿透兩千年歷史的文字

愛情是人類歷久不衰的課題與話題。先民的愛情觀和今人有差異嗎?我們總以為古人保守、羞怯,不敢追求所愛;那麼透過以下詩篇,讓我們揭開古人的愛情面紗,一探亙古不變的——人心的熾烈情感,更徜徉在優雅典美的文字敘述中。
古老情歌和穿透兩千年歷史的文字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在文學史上年齡幾乎最大的《詩經》,有著相當年輕的愛情心靈。出自〈秦風〉、空靈蘊藉而纏綿柔婉的〈蒹葭〉,是令人驚豔的一首情詩。

秋天的清晨,秋水淼淼、蘆花茂盛,蒹葭上的白露,晶瑩似霜。一幅清麗曠遠的河上秋色圖,在渺遠晶瑩中略帶淒清而空靈飄渺。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當詩人出現在河畔時,他倘佯佇立、翹首凝望,盈盈一水,伊人倩影卻可望不可即;不論他如何歷盡險阻,逆水而上、順水而下地上下求索,伊人仍然咫尺天涯,渺茫難近。沒有「具體」的愛情故事和情節,〈蒹葭〉用象徵手法提煉並昇華了感情。詩人深情執著卻追尋不得,愈來愈深的失落悵惘,構成了整首詩空靈邈遠、執著纏綿而略帶傷感的基調。

而如果讀者感歎先秦〈蒹葭〉的婉約愛情、渺遠意緒,讓人不可捉摸;那麼東漢樂府的〈陌上桑〉,那位兼具美麗、智慧與勇氣,又能說善道的羅敷,應該就能相當程度地滿足我們對愛情的期望吧!

古老情歌和穿透兩千年歷史的文字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她的採桑籃上繫著青絲繩、提柄上有著桂枝香,頭上梳著時髦的墮馬髻,耳上戴著明媚的珍珠耳環,身上穿著淺黃衣裙、紫綾短襖。當巧笑倩兮的羅敷外出採桑時,路邊的行者、少年、耕者、鋤者都不由得激動地停下了手邊的工作,裝模作樣地重整頭巾、撫摩鬚鬍、放下犁鋤。她的美,讓所有的人只要看了她就渾然忘我,躊躇呆立。

這樣的美色,當權者自然也免不了要垂涎的……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羅敷美得讓人摒息,但是當她面對「五馬立踟躕」的「使君從南來」,以及貪婪地詢問:「寧可共載否?」問說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兜兜風?她勇敢地加以叱責: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義正詞嚴地揭示了婚姻的神聖性與不可侵犯的愛情!
她更以憧憬愛情的口吻說,我的丈夫是人中龍鳳!他騎著高頭大馬、瀟灑地配劍: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座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在人群中,誰能不高看他幾眼呢!她堅定的愛情穿透了兩千年的歷史,和她的美貌同樣令人讚頌!

古老情歌和穿透兩千年歷史的文字

再說到對於愛情的承諾,則漢代樂府〈上邪〉中那位指天為誓的詩人,更是震撼了人們的心靈。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抬頭仰望星空,他情感熾烈地發出隆重的誓言:請老天為證,我要與你攜手一生!無論富貴貧賤、健康疾病,都不放手。我不會變心,就如天地間不可能出現的現象,山不會不見、水不會枯竭、冬天不會有震雷、夏暑不會飛雪、天地也不會接合,我將愛你直永遠。

這樣的愛情心靈,和現代版的速食愛情有著遙遠距離;而其中更難以跨越的,還在於穿透兩千年歷史簾幕而來、使人沉醉的文字高度……

張麗珠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