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到周邦彥,有了很大的變化
前人填詞,多因自然感發,偏多《詩經》六義的「興」即興感、被觸動;周詞用語非常典麗,不但全無一點市井氣,其下字運意,也嚴求法度、注重章法結構。這一點是後人認為他在詞體發展中的開拓處;也是他和同樣擅寫長調、著重「賦」筆鋪敘的柳永不同處。柳詞善鋪敘,他的鋪敘主要來自感發,表現一種平順自然的詞風;周詞不然,周邦彥強調結構謹嚴、章法安排,主要以思力見長,故開南宋格律派「比興寄托」重「比」之先河。但也職此,自後婉約詞減少了天然風韻,朝著精工雕琢、藝術深度的方向發展。
「千里和詞,字字奉為標準」的周詞
《四庫提要》稱周邦彥的詞:「千里和詞,字字奉為標準。」戈載《七家詞選》也說他:「最為詞家正宗。」
從這首周邦彥詠柳的〈蘭陵王.柳〉中,可以看出他雖然詠物卻結構嚴密、寓意深遠,不是一般徒寫形貌的詠物詞所能比擬。
周邦彥在摹寫物狀之餘,必定層層推進,務必達到情感深度開發,極其感慨而後已。所以讀者讀其詞在嘆其狀物精巧之同時,更能感其詞境渾融、情思迴盪不已!
該詞託物言情,寄離情於詠柳中。賦柳本有寓離之意,而這麼多年來,周邦彥這位京華倦客,在隋堤上已經數不清幾見絲絲碧柳、拂水飄綿送行客了。此刻,又一次的、客中送客。想想在長亭路上年去年來,折柳送別的柳條,該也有千尺長了吧!有誰能知這其中堆砌了多少令人不堪的離別與離恨啊!更那堪在如此梨花盛開的寒食節前,在哀絃、酒與燈照的催離下,實在使人不能不害怕——害怕船隻太快,當回頭時,人已在數驛之外、天之北了。最後他只能在月榭攜手、露橋聞笛的如夢往事裏,淚濕衣襟的無盡回憶中,獲得片刻安慰。
這首詞藉柳賦離,纏綿悱惻而迴環往復,歌中不但三「換頭」,末段聲音尤其激越,能動人容。南宋紹興(高宗年號)時盛行於都下,西樓南瓦皆好歌之,稱為「渭城三疊」。
詩,窮而後工
周邦彥早年曾以萬言〈汴都賦〉獲得神宗皇帝賞識,從太學生拔擢為學正;但是緊接著而來的新舊黨爭政海波瀾,他一再遭到貶離,由廬州教授(今安徽合肥)、荊州(今湖北江陵)、溧水(今江蘇溧水)、而明州(今浙江鄞縣)、處州(今浙江麗水)……,於是周邦彥的詞風、詞境,由早年的軟媚而入於悽婉了。
他學習老莊的「委順知命」以平復幾經流徙、憂思難平的心境——「學道退然,委順知命,人望之如木雞,自以為喜。」仕途的失望,使他益發鑽研詞的藝術深度與技巧手法。
周邦彥和秦觀雖然同為婉約名家,皆以沈鬱見稱,擅長將個人的身世之感打併入艷詞,在婉約詞風中呈現哀怨沈鬱的情致;但是他比清、淡、柔、弱底色的秦觀詞,顯得更縝密典麗而規模尤大。所以周邦彥在婉約名家柳永時見淺露、秦觀氣格纖弱之外,復能別開生面,集各家詞法之長,而為北宋婉約詞之集大成者。再看他的〈瑞龍吟〉名篇:
章臺路。還見褪粉梅梢,試花桃樹。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
黯凝佇。因記箇人痴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里,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吟牋賦筆,猶記燕臺句。
知誰伴、名園露飲,東城閒步。事與孤鴻去。探春盡是,傷離意緒。官柳低金縷。
歸騎晚、纖纖池塘飛雨。斷腸院落,一簾風絮。
這首詞被稱為《清真集》的壓卷之作,選家必錄。雖然「人面桃花」一類的故事,在古典文學作品中已經屢見不鮮,但是周邦彥仍能以其高超的藝術修養,多方變化、情意婉轉地賦予此詞纏綿頓挫之情致,贏得時人一致的讚賞。
這首詞有三闋,先從眼前的「今」寫起,說梅花已落、桃花初開的章臺路上(歌樓妓館聚集之所),詞人來到了舊時經常尋訪的伊人處,然而她卻人去樓空了。
第二闋接著寫「昔」:他傷情地憶起從前她倚門盼望的癡情模樣,以及她淡抹額黃、以袖障風、盈盈笑語的嬌俏身影。
第三闋則在「不見去年人」之同時呈現今、昔、未來的時空交錯下,淒涼感傷今後誰將伴我名園露飲、東城閒步?並在嗟嘆往事已經「與孤鴻去」的嘆息聲中,傷心黯然地離去。
讀者彷彿親見了一齣愛情悲劇在眼前進行,而詞中的桃花初開、尋訪舊跡、劉郎重來等是「今」;箇人痴小、淺約宮黃、盈盈笑語、吟牋賦筆等當年事是「昔」;歸途所見,用以烘托低迷心境的楊柳低垂、飛雨纖纖、落絮滿窗等又回到了「今」。全詞撫今追昔的感傷交錯,織就了一張綿密的情網,並以悽婉情意牽引讀者的百轉柔腸,藝術境界可謂高矣!
周邦彥也有興感自然的小令
經過周邦彥的用心經營,努力提昇藝術技巧以後,原來顯得有些散漫、嬋媛的慢詞變得嚴謹了,也開始朝著格律化的路上邁進了,周邦彥更因此成為南宋格律派詞人所奉為圭臬的詞人。不過儘管周邦彥致力於提昇詞的藝術技巧,帶領詞的發展走上重視思力、講求結構佈局的人工雕琢,他並不是不能寫興感自然、重視感發的詞,只是那些詞篇不是周邦彥建立起詞壇集大成地位的代表作而已。以下略舉一、二,以見一斑。如〈浣溪沙〉:
樓上青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
新芛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聽林表杜鵑啼。
青天四垂、芳草天涯,顯然作者置身在一個充滿了羈旅之愁的環境中,為恐望斷天涯路、徒增悲傷,他告誡自己莫上最高梯;但其實這是反語,更見作者之望斷天涯、愁思不能自已!詞中,作者主要是藉「空間」以表現遼遠的阻隔;隨之更以「時間」的流逝來烘染相思,當新芛(筍)都已經成為堂下竹、委地落花也已成為燕子築巢泥了,那麼其間流逝的時間就不言而喻了。此情此景,詞人怎堪林外杜鵑鳥又傳來一聲聲「不如歸去」的呼喚?整首詞籠罩在一片蕭索清冷的淒涼情意中,情景交織動人,並可見詞人力求呈現遼闊的時空感,是這首小詞的突出處。
再如〈木蘭花.暮秋餞別〉:
郊原雨過金英秀。風拂霜威寒入袖。感君一曲斷腸歌,勸我十分和淚酒。
古道塵清榆柳瘦。繫馬郵亭人散後。今宵燈盡酒醒時,可惜朱顏成皓首。
該詞遣詞造句精妙工穩,用語諧婉,氣韻流動。一場秋雨過後,原野上的金菊更勁秀了,蕭瑟的秋風直鑽入衣袖,使人一陣寒透。要在如此已見風霜的秋涼時節離開,眼前佳人又唱著斷腸離別歌勸酒,令人不由得淚水和著酒水。再想到此去的古道清塵、郵亭(即驛站)繫馬,還有酒醒後的落寞孤寂,怎不催得人紅顏頓成白首?一則是相思至極,再則也恐相去日遠,怕回首時已是百年身。詞寫離情,詞境清麗雅致而情意綿長。
周邦彥不僅為北宋婉約詞之集大成者,他的流風餘韻更是累數世而不替,堪稱轉變詞風的重要關鍵人物。
張麗珠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