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爾反爾」這句成語,今日多用來比喻一個人說話、做事反覆無常,言行前後不一。但其原意是指一個人對別人做了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樣回報。
《孟子.梁惠王下》記載「曾子:『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這段話道盡了二千多年前的一位君主,在不懂得仁民愛物反遭民眾遺棄的故事。
戰國時期,鄒國和魯國(兩國都在今日的山東)發生一場爭戰。
後來鄒穆公詢問孟子說:為什麼我們官兵戰死了三十三人,百姓卻沒有拚死救難官兵的心。如果要究責百姓對官兵的見死不救,那會牽連太多百姓、殺不勝殺啊!但不殺雞儆猴的話,又怎能改變百姓對官兵的態度呢?
孟子回答說:在飢荒時,百姓因老弱餓死的就被填埋於溝壑之中,青壯年為了尋找生機,只能四處逃荒求生,遭受殃害的有幾千人啊!作為君主的你,倉庫卻堆滿了糧食和金銀財寶,官員們沒人向你據實回報人民悲慘的生活,更無討論如何救助,反而輕賤他們的性命、漠不關心。曾子曾經說過:『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當時官員無視百姓的悲慘災情,今日百姓就以見死不救來回應官員,那是他們咎由自取啊!你不要怪罪百姓,如果今後推行仁政,百姓自然就會愛載他們的長官,而願意為他們犧牲性命的!
「出爾反爾」的「爾」在此是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於「汝」即「你」。
這句成語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切出自於你自己的言行都會回到你自己的身上。所以一個人要懂得如何關懷別人、謹言慎行,自然最後的回應都將會是好的結果。
- 「出爾反爾」的原意也可以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來譬喻。
- 一個人要講信用,不能「出爾反爾」。
- 身為主管如果經常「出爾反爾」,下屬將會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