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結果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雞鳴狗盜

齊國孟嘗君廣納門人,不分貴賤一律給予優厚待遇,天下賢士能人無不傾心前往。而當孟嘗君在秦發生危難時,正是依賴「雞鳴狗盜」之徒,從秦昭王處偷得白裘獻給寵姬求情,又學公雞報曉、欺騙守門開關,始得順利逃脫。

  • bubububu
  • 2022 年 8 月 14 日
  • 常用成語

「雞鳴狗盜」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是說即使身處劣勢、位居卑劣,只要具有才華,還是可能獲得一展長才、甚至立功的機會。

歷史流轉,人物芊芊,戰國末期,各國王公貴族為了強大自己及所效忠的君王,莫不爭羅天下奇人異士以為自己所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戰國四公子(可另參考「毛遂自薦」)。譬如其中的孟嘗君便曾留下許多後人稱道的事蹟,而當然,他也免不了歷經一番波折、甚至危難,最後才具有穩固地位的。

齊國孟嘗君田文在封地薛(位於山東滕州)廣納門人,不分貴賤或是逃亡罪犯,盡量都給他們豐厚的優渥待遇,因此天下賢士能人無不傾心前往。孟嘗君廣開門庭地接納所有投靠的人,並親切善待每個前來的食客,食客們也都自認為和孟嘗君的關係很親近。

雞鳴狗盜

秦昭王聽聞孟嘗君的賢能,以涇陽君為人質,請孟嘗君入秦面見,孟嘗君的門客百般諫阻無效。當時縱橫家蘇代以土偶人、木偶人為喻,說秦國是虎狼之國,孟嘗君一去,必定如木偶人無立足之地、後果難料,再難返回齊國,為土偶人所笑。孟嘗君終於拒往秦國。

《史記.孟嘗君列傳》載蘇代勸孟嘗君:前幾天我在路上看見一個木偶人和土偶人正在說話。木偶人說快下雨了,你是泥巴做的,雨水一沖就毀了。土偶人笑說,泥巴被水沖毀了還是變回泥巴;倒是你,木頭被大雨一沖,就漂流無處而性命堪憂了。

幸有「狗盜」能解危

雞鳴狗盜

齊湣王二十五年,秦昭王再次派使敦請孟嘗君,孟嘗君入秦,秦昭王即聘為秦相。
秦人進言昭王:孟嘗君雖賢,畢竟是齊國的貴族,如以他為秦相,今後關乎到國家利益的事情,他勢必先考慮齊國,然後才是秦國,這樣秦國就危險了。
於是秦昭王改變想法,將孟嘗君拘禁、策謀殺害。
孟嘗君知道昭王的意圖後,即派人去見昭王最寵愛的姬妾、尋求幫助。寵妾提出,希望能得到孟嘗君價值千金、獨一無二的白色狐裘。
但是,白狐裘在入秦時已獻給了昭王,也沒有其他白狐裘了,孟嘗君憂愁地遍問門人有沒有辦法?眾人面面相覷。
此時,坐在最下位卻行動敏捷、靈巧如狗般的人說:我能拿回白狐裘。
等到黑夜,他遂如犬一般地鑽進秦宮倉庫,偷出白狐裘,轉獻給秦王寵妾。寵妾得裘後替孟嘗君求情,昭王同意釋放孟嘗君。

依賴「雞鳴」始出關

孟嘗君獲釋後,不敢稍待,立即率眾火速逃離秦宮。
不久後,昭王果然後悔派人追捕。
眾人半夜到了函谷關(當時秦國最東邊的關口),孟嘗君變造證明、改換姓名,以蒙混檢查。但關口規定要等到雞鳴、天亮以後,才能打開關門放行旅客,孟嘗君內心深恐追兵即將來到。
這時,另一位素來不起眼的門人,於是發出了雞啼聲,頓時周遭的雄雞聽到鳴叫聲,也一並啼起,守關士卒不明就裏地把城門打開,眾人得以出關。
當孟嘗君順利離關後,約莫一頓飯的時間,秦兵果然趕至關口,但是眾人已人去樓空了。

孟嘗君等人,最終依賴著身分卑微、位居下僚的「雞鳴狗盜」之士,方能逃回齊國。
而當初孟嘗君將這兩人納為賓客時,眾人皆感恥辱、羞與為伍。
至此,眾人始嘆服孟嘗君不分貴賤、廣納眾庶的作為。
這故事說明了儘管每個人的德性、美醜、才能高下……均有不同,吉凶禍福也不由人。
但是認真任事、努力發揮所長,天生我材將必有用,或許在某一個關鍵時刻,就能獲得翻轉的機會。

「成語」就像歷史濃縮提煉的雞精,若想增長智慧,請天天飲(引)用!

  • 雞鳴狗盜、三教九流的人,我們都不應該加以歧視。
  • 即便雞鳴狗盜之人,也有他們自己的強項。
  • 雞鳴狗盜的人,也能在必要時發揮他的作用。

bubu

上一篇
下一篇

網站累計

  • 868,338 次瀏覽

版權所有 © 2025 中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