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胡亥順利登上帝位後,即加封趙高為郎中令(九卿之職,皇帝顧問、禁衛軍長)。為求皇權穩固,盡聽趙高讒言唆使,殘殺手足、謀害忠良。
胡亥一心窮奢極慾地希望享盡人間歡樂、陷溺於酒色玩樂中,將朝野大事完全委由趙高代理、不務勤朝。
趙高順勢把持這位只圖享樂的年輕皇帝,且不斷地擴充自己權勢。
趙高深受秦二世寵信,掌握朝中決斷大權,連共謀矯詔的丞相李斯,也被他用計入罪殺害,丞相一職落入其手中。
此時,趙高一手遮天、恣意妄為,猶如太上皇般、權傾天下。
也逐漸地不把昏庸無能的秦二世放在眼裡,最後更上演了本齣歷史鬧劇,「指鹿為馬」......。
《史記.秦始皇本紀》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史記》說的正是趙高想要取代秦二世胡亥,但擔心文武百官不服,於是他做了一個測試。
派人獻鹿給秦二世卻故意説:這是一匹馬。秦二世看了看,笑説:丞相你弄錯了吧?這明明是一隻鹿,怎麼説是馬呢?
趙高不理會胡亥的話,反問左右大臣:你們説這到底是鹿還是馬呢?
眾人有懼怕趙高淫威而沉默不言的、有阿諛奉承討好趙高而説「這是馬」,但也有不願違背自己良知,直言不諱地説「這是鹿」者。
事後,趙高就對那些直言不阿、反對他的人,加諸種種罪名與迫害,此後滿朝上下對趙高莫不畏忌。
趙高亂政後,接下來呢?

秦王子嬰即位,知道不誅趙高,將重蹈胡亥覆轍。
所以即位五日、齋戒祭祖之時,誆病計誘趙高、埋伏殺之。
只不過為時已晚,數十日後,劉邦的軍隊進逼咸陽、駐軍灞上,劉邦派人勸降秦王。
子嬰即位四十六日,見大勢已去,身著白服、頸繫細帶以示罪人,手捧玉璽、兵符,率妻小眾人出城投降。歷史的腳步至此,走到,秦亡。
歷史之鏡,我們應如何勤拭?方能明鑑及引以為戒?古代成語活用於今日,也是非常有趣的。
- 「指鹿為馬」睜眼胡說的人,大都別有用心,我們應該特別注意!
- 為惡者常會以「指鹿為馬」的方式,欺壓善良百姓。
- 想要洞悉「指鹿為馬」者的錯誤,就必須培養自己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