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而有光輝:談《論語》中的「富而好禮」

我們對儒家君子的想像,僅停留在安貧樂道嗎?儒家君子如何「素富貴,行乎富貴」?「富而好禮」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生命境界?讓我們通過重溫《論語》中的一段精彩對話,來解答上述的問題。
泰然而有光輝:談《論語》中的「富而好禮」








在孔門之中,最懂得經商理財的弟子首推子貢,後人常將他與同樣經商致富的陶朱公范蠡並稱,而寫下「經商不讓陶朱富,貨殖何妨子貢賢」的聯句,甚至被民間信仰奉為財神。「富而好禮」這個今人耳熟能詳的成語,也是對子貢的貼切描述。

從一段精彩的師生對話談起

提及具有德行操守的君子,一般人腦海中常會浮現顏淵安貧樂道的典型。其實儒家並不排斥富貴,重點是如何「素富貴,行乎富貴」——即擁有富貴時,依然能篤行君子之道。在孔門之中,最懂得經商理財的弟子首推子貢,後人常將他與同樣經商致富的陶朱公范蠡並稱,而寫下「經商不讓陶朱富,貨殖何妨子貢賢」的聯句,甚至被民間信仰奉為財神。「富而好禮」這個今人耳熟能詳的成語,也是對子貢的貼切描述。其實這個詞語,正出自《論語.學而》中子貢與孔子的問答,想要探究其中的深意,還得從這一段精彩的師生對話談起:

泰然而有光輝:談《論語》中的「富而好禮」

在白話文中往往將「貧窮」做為一個詞,其實「貧」與「窮」並不等同。「貧」是沒有錢,常與富相對比;「窮」則是沒有職業,常與「通」、「達」相對比。在上述對話中,子貢請教孔子的是面對「貧」與「富」的修養課題。

子貢說:「如果處在財貨匱乏的環境,能夠不諂媚於人;處在財貨充盈的環境,能夠不驕慢於人,這樣不卑不亢的修養如何呢?」孔子回答:「這樣的修養已經不錯了。但是還不如雖財貨匱乏,內心卻充滿喜樂的人;以及雖財貨充盈,卻喜好實踐禮的人。」
子貢聽聞老師的教導後,頗有體悟,因此引用了《詩經》〈衛風.淇奧篇〉中的句子,說道:「《詩經》提及,工匠運用切、磋、琢、磨的細緻工法,施之於獸骨、象牙、玉、石之上,而製造出精美的器具。在君子之道的修養上,也是如此地自我精進嗎?」孔子聽聞以後讚許說:「端木賜(按:子貢之名)啊!我可以開始跟你談論《詩經》了,因為你善於將我所告訴你的道理與詩句相連結,進而體悟到詩句背後的深刻意涵。」

沉浸式閱讀的三個提問

初步讀完這一章,並且大致瞭解以上意思之後,我們多半會承認子貢的聰敏穎悟,但未必覺得此章有何深意,只不過就是說明精益求精的重要性罷了!然而,如果能進行「沉浸式的閱讀」,把自己帶入到孔門問答的情境裡,讓經典中的對話,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將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會。宋代大儒程伊川就曾提示過閱讀《論語》的這種方法,他說:「學者讀《論語》,要將孔門弟子所問,為己所問;聖人答處,作今日所聞,方有益。」
通過此種沉浸式的閱讀,我們對於這段對話,至少可以提出三個問題來進行思考:

  • 子貢是基於什麼目的而向孔子提問呢?

在孔門中,弟子向老師問問題,往往不是基於理論思辨的興趣,而是希望得到有關實踐的引導和啟發。從《論語》中眾多的「問仁」、「問孝」篇章,就可以清楚看出這一點,弟子們想知道的,從來都不是「仁」與「孝」的概念定義,而是如何更恰當地實踐「仁」與「孝」、如何更接近一個「仁人」或「孝子」?所以孔子的回答,當然不會有一致的答案,因為他是因應每位弟子的實際情況來給予建議的。換句話說,孔子不是在談「靜態的定義」,而是在談「動態的做法」。如何在生活中實行,才是孔門問答中最核心的關懷。

由此可知,「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個問題顯然出於子貢的修身關懷,他期許自己能達到這樣的修養,也希望老師能給予評價。

  •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為什麼孔子只認為「可也」?

「可也」這個評價,是「還不錯、還可以」的意思,並非高度肯定。試想,當一個學生交來作業,一個老師會在什麼情況下,僅表示部分讚許,並進一步給他更進階的功課呢?自然是這位老師肯定學生的程度,認為他有潛能更上層樓。因此,如果子貢的程度還達不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因材施教的孔子或許就會回答他「善哉」,鼓舞他努力去做;或是明白告訴他,這境界你目前還做不到。

例如有一回,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意思是,我不希望他人強加給我的事,我也不會強加在他人身上。對此,孔子的評論是:「端木賜啊!現在你還辦不到。」(「賜也,非爾所及也。」)孔子的教學向來都是循循善誘的,不會教給弟子超乎他程度以外的學問;反之,如果弟子的程度已經到了可以更上層樓的階段,孔子就會適時加以引導。這就是為什麼他在「可也」之後,立刻提出「貧而樂,富而好禮」加以對比了。

泰然而有光輝:談《論語》中的「富而好禮」
  • 子貢與孔子所說的處貧、處富之心境,有何差別?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可能經歷貧與富,如何處貧、處富,是非常切身的課題。世人的一般情況往往落於「貧而諂,富而驕」,因為貧者自我感覺卑微,當然會有諂媚、攀附的傾向;富者自我感覺良好,也就容易氣勢凌人、洋洋自得。《禮記.坊記》中就提到:「小人貧斯約,富斯驕;約斯盜,驕斯亂。」貧者生活匱乏,容易有偷盜行為,富者則容易因得意忘形,而有淫亂行為,這都是人之常情使然。
子貢提出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則是在人之常情上,進一步加以修養的結果。但仔細加以觀照,「貧而無諂」之人,常以固窮之操守孤芳自賞,對於富者可能抱有防衛心,甚至帶有幾分不屑與之為伍的傲岸;而「富而無驕」之人,雖然能做到不驕矜,但內心之中如果依然存在著貧與富的「對立相」,也就很難避免隱微的優越感。

所以孔子進一步提出「貧而樂,富而好禮」,這是一種忘卻貧富對立相、內心飽滿充實的生命狀態。如果說「無諂」、「無驕」僅是消極地約束自身惡的習氣;那麼「樂」與「好禮」則更能積極地面向所追求的美善價值。「貧而樂」最好的例子就是顏淵的簞食瓢飲、不改其樂,他從未樹立貧富之間的對立相,而是完全浸潤在自己進德修業的快樂之中。「富而好禮」者也是如此,而這正是孔子所期許於子貢的。子貢聽懂老師對自己的期許,並由此領悟了《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進德修業上的深意,無怪乎孔子如此欣慰,想跟子貢好好討論《詩經》了。
於此可以體現儒家的處世態度,更可以看出子貢的善學與穎悟,以及孔子隨機指點的教育手法之高超。

「貧而樂」與「富而好禮」,可謂具體說明了「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的君子修養。但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禮既然是立身處事的根本,為什麼要特別針對富者、而非貧者來強調禮呢?

  • 禮是對人的尊重與體恤

禮的核心精神是「敬」,也就是把對方放在心上,加以尊重和體恤。相較於貧者,環境優渥、自我感覺良好的富者,容易失去對人的尊重與體恤,因而產生驕慢之心。權力高人一等的上位者亦復如是,所以孔子曾提醒魯國的國君:「君使臣以禮。」以現代企業而言,大老闆如何「富而好禮」、「使臣以禮」呢?具體實踐方式就是:老闆的眼中不能只有KPI、效率、法規,也不能將員工看成完成公司業績的工具;他的眼中必須有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

泰然而有光輝:談《論語》中的「富而好禮」
  • 禮使生活有所節度、有威儀

禮的制訂,是根據人情而加以節度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流弊。富者的生活環境,使他比貧者容易失去節度,因為他有資本、有能力,更容易豪奢成性或行為不檢。所以《禮記》說:「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

  • 好禮者是具有核心價值的文化人

孔子的治國理念是「富而後教」,必須讓人民生活無虞,才讓他進一步教化,因此不能期待衣食匱乏的貧者修習禮樂。而禮在周代不只是儀式而已,還是人生各個領域的規範與文明的基礎,所以真正的「好禮」者,必然是具有核心價值的文化人。針對富者而強調「好禮」,在今日社會依然適用,也就是希望資本家、企業家能夠不唯利是圖,而能具備文化理想與核心價值,發揮社會責任與影響力。如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所說,創造出「隱性的富」。

泰然而有光輝

泰然而有光輝:談《論語》中的「富而好禮」

一個「富而好禮」的君子,自然能夠做到「富而無驕」。此種無驕並不是強自克制的,而是由內而外、安舒寧靜的。在《論語》中,孔子用「泰」這個字來加以形容,他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意思是,君子虛心待人,所待之人,無論多數或少數、大人物或小人物,他都抱持敬意,不敢怠慢,這就是「泰而不驕」。

其次,謙和好禮之人,除了身心安泰以外,更能使其生命具有光輝。在《周易》謙卦的〈彖傳〉中有兩句很美的話:「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意思是具有謙德者,若處在尊高之位,他的德行將會更加光明盛大;而即使處在卑下之位,也能贏得一切人的敬重。

人生中的貧與富,不一定是人們能完全作主的;但處貧與處富的心境,則可以通過經典智慧加以磨洗、昇華。泰然而有光輝,正體現了「富而好禮」者的生命境界。

吳孟謙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