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無法取代的學問:談儒釋道的自明與自得

在目前AI方興未艾的時代,學習傳統文化的經典是否還有意義呢?實則儒釋道的經典,在AI時代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提供「成德」的資源與指引,讓我們的內心有根有芽,這樣,我們的主體生命才能自我覺醒與自我化育。
AI無法取代的學問:談儒釋道的自明與自得

在AI方興未艾、任何知識都可以手到擒來的時代裡,什麼是無法被取代的學問呢?且讓我們靜下心來,傾聽儒釋道「自明」與「自得」的智慧。

人類目前正處在一個AI方興未艾的時代,通過這個便捷的工具,瞬間即可獲得巨量的知識,提升工作效率。世界的變化如此快速,學習傳統文化的經典是否還有意義呢?

宋朝的黃庭堅曾說:「以我觀書,則處處得益;以書博我,則釋卷而茫然。」這句話在今日仍值得省思。現今的人工智能,已經不只是「以書博我」,而是「以大數據博我」了。今人看似獲取的知識遠勝於古人,但是如果欠缺主體生命的自覺――也就是 「以我觀書」的這個「我」,那麼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很難避免陷入茫然的困境。中研院王汎森院士便舉過一個生動的譬喻,他說經典像在我們心中種下一株一株的芽,當知識來得太多、太快、太容易時,若心中沒有芽,那麼「一兆乘以0還是0」。

AI無法取代的學問:談儒釋道的自明與自得

儒釋道的經典,在AI時代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提供「成德」的資源與指引,讓我們的內心有根有芽。史學大師錢穆先生闡釋「德」的意涵時說:

得於性而內在具足,再無所待於外,在儒家則成為「聖」,在道家則成為「真」,在佛家則成為「佛」。三宗教法各異,但就其德的一觀念而言,則仍是相通合一,不見其有異。

「德」是內在具足、無待於外的。即使儒釋道三家思想有別,但無不重視德性的涵養與充實。相對於世間功利之學重視競逐外在的舞台,三家思想則引導人們尋找並擴充「精神的舞臺」。用經典上話來說,這是一種「自明」與「自得」的學問,追求的是心靈的自我轉化。

以下就舉若干儒釋道經典中的文句,來談談三家「自明」與「自得」的精神。

AI無法取代的學問:談儒釋道的自明與自得

儒家君子的學習動機,始終來自於自我生命的成長,而非來自他者的要求、外在的眼光或功利的目的。所以在《論語》中,孔子提到「古之學者為己」,並且告訴顏淵:「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孟子》一書更是明白地指示一個君子的學習,最重要的是「欲其自得之」,也就是說,必須擁有自己的心得,學問才能真正向深處紮根。

在《大學》中,引用了《尚書》的若干篇章文句,分別提到了周文王商湯,並說三人「皆自明也」,意即:這三位能夠平治天下的聖君,都是先從自身出發而彰明德性的。《中庸》則說,一個君子不論處在任何環境下,都應安於目前所處的位子,善盡自己的本分,這叫「君子素其位而行」。若能如此,那麼他就能悠遊於每一個生命處境,達到「無入而不自得」的境界。

這些《四書》中的句子,在在顯示出儒家的學習歷程,十分重視主體生命的自我覺醒與自我化育。

道家的宗旨在於去除人偽,反璞歸真。《老子》對於「自明」亦十分重視,曾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弼註解這段話時,指出「明」的境界是「超智之上也」,換言之,自知者比知人者的智慧更高一籌。為何一般人往往不能自知呢?《老子》認為:「自見者不明」,「自見」就是自我彰顯,當一個人太過自我中心,存有彰顯自己的意圖,便很容易產生偏見,而難以看清楚自身的盲點。

AI無法取代的學問:談儒釋道的自明與自得

《莊子》書中也有類似的觀念。莊子解釋「聰」、「明」時,認為真正的「聰」,不是去感知外界,而是感知自己的內在本性;真正的「明」,不是對外界的觀察,而是對自身的認知跟理解。因此他說:「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意思是,那些只關注他者而忽視傾聽內在聲音的人,可能會獲得世俗的舞台、外界的掌聲——「得人之得」;然而他忙了一輩子,最終可能是為人作嫁而已,忽視了內在的本性跟需求,最終失去了自己——「不自得其得」。

對於現代人而言,如何在龐雜資訊與多元價值之中,依然保持清明的自我,道家自我觀照的深刻智慧,無疑能夠帶來重要的啟示。

佛教的核心精神是自心的覺醒,而重視明心見性的禪宗,尤其體現了此種精神。例如《六祖壇經》中,惠能大師說「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因此,修行的關鍵不在於覓得明師,因為如果自心邪迷、妄想顛倒,就算有好的老師——惠能稱為「外善知識」,也無法拯救自己。反之,若能反照自心,滅除妄想,就能成為自己真正的善知識——惠能稱為「心內善知識」,悟道成佛。

AI無法取代的學問:談儒釋道的自明與自得

在《景德傳燈錄》中,記載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故事,是關於唐代德山宣鑒禪師的公案。德山禪師曾去造訪龍潭禪師,向他求法,龍潭禪師的回答都極簡單,德山認為龍潭無意教化他,準備告辭。但龍潭禪師卻留住德山,讓他在多住一些時日。一天晚上,德山在室外靜坐,龍潭問他何以不回去休息,德山說天色太黑,於是龍潭便為他點起蠟燭,正準備要將蠟燭交給德山的時候,龍潭禪師忽然就將蠟燭吹熄了,德山於是當下大徹大悟。在這個公案中,蠟燭代表光明,象徵著佛法的智慧,蠟燭的傳遞意謂著佛法的傳承。而龍潭禪師吹熄蠟燭的舉動,正是要告訴德山禪師:真正的光明不在那蠟燭上,真正的佛法也不是他人所能傳給你的,若想獲得光明與智慧,還必須向自己的心性上求。

日本禪師山本玄絳說:「一切諸經,皆不過是敲門磚,是要敲開門,喚出其中的人來,此人即是你自己。」禪宗自明、自得的精神,正可以用這段話做為最好的註腳。

在科學技術、人工智慧日新月異的未來,學習各種知識或技術,或許已經不是最要緊的事,因為一來知識技術的翻新太快速,今日之新很快成了明日之舊;二來這些資源的取得太容易,需要用到時再學也並不太遲。對當代人來說,真正需要花時間、下工夫學習的,反而是這些儒釋道經典中的智慧。這些「自明」與「自得」的智慧,讓我們在茫茫的資訊大海中,仍然能成為自身生命的掌舵者,活得明白、活出意義與價值。而在這個領域,AI是使不上力的,因此放眼未來,它也無法被取代。

吳孟謙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