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心與行為的寓言.下

劉元卿撰作《賢奕編》的寓言故事時,特別意識到寓言的實用性功能,希望能藉此警醒人們,從而改善社會的不良風氣。

關於內心與行為的寓言.上

關於內心與行為的寓言.下

「能近取譬」的寓言故事

劉元卿曾自述撰輯《賢奕編》的動機,是因為自己不會下棋,無法和登門的訪客對談棋藝,為恐訪客閒時「無所用心」, 於是透過《賢奕編》的寓言故事,使訪客「有所觸動」,同時也是想藉由精簡的譬喻文字警醒讀者,以收「立士節、行古道」的社會效益。譬如:
劉元卿有一位朋友朱茗崖話多而舉止誇張,他以孔子說的「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來勸戒他,可是朱茗崖根本不為所動。於是劉元卿講述了以下這則寓言故事:

有位妻子話多而不知掌握分寸,丈夫忍無可忍,決意休妻。
妻子於是就將此事告訴兄長,事後兄長請人傳話:「我會與妹夫溝通,但請妳姑且忍住不要說話,我會處理好這件事的。」妻子謹記兄長的囑咐,始終沈默不語。
不料就在兄長質問妹夫一句「我妹妹何曾話多而不知分寸」的時候,妻子竟忍無可忍地怒斥道:「因為兄長的囑咐,我已經忍了整整半天沒有開口講話了,導致體內之氣盈滿全身,無處宣洩,都快要從肌膚裡迸發而出,現在甚至連胳膊也都隱隱作痛,怎麼還能繼續保持緘默!」於是喋喋不休地不斷抱怨。最後,丈夫終於休了這位妻子,結束彼此的婚姻關係。
可見寓言亦深具實用性功能,劉元卿指出為了「博施濟眾」就要「所施有術」,懂得巧妙地運用手段來獲取目的,而「能近取譬」的比喻技巧正是關鍵核心。

慾望是與生俱來的

在宋明理學的思想氛圍下,劉元卿有感於當時學者們對慾望總是談之色變,所以創作了〈慾生於性〉這則寓言,以說明慾望其實是源於自身的需求,不必視之如毒蛇猛獸般。
他寫道:在一座十分僻遠的寺院中,住著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有位年幼的徒弟,從小的活動範圍僅只局限於寺院一帶,因此不曾見過世面。
多年之後,小和尚長大了。一天上午,小和尚隨著老和尚來到城裡,市場中琳瑯滿目的新鮮事物,令小和尚感到非常地好奇,老和尚於是就向小和尚一一說明,以增廣見聞。
忽然間,小和尚看到了一位青樓女子斜倚在門邊,連忙向老和尚詢問,老和尚回答說:「這可是老虎的孩子呀!專門吃人的。必須特別地謹慎小心!」
傍晚時分,師徒二人出了城,返回寺院。於是老和尚問小和尚:「你今天可是大開了眼界,有沒有什麼東西是讓你最感興趣的呢?」
小和尚遲疑一會兒說:「我還是覺得老虎的孩子最讓我感興趣。」

關於內心與行為的寓言.下

劉元卿藉此點出「情慾即性命」的觀點,認為人們無須刻意迴避自己對慾望的渴求。但同時,他也不忘抨擊那些以「情慾即性命」為藉口,而毫無節制地「恣情縱欲」的人們。

只會耍嘴皮子的老師

劉元卿〈率偽〉的寓言,則凸顯了「知」與「行」的悖離:
話說有位老師常勸學生:不要虛度光陰地在白天睡懶覺。
一天,有位學生發現老師在白天打瞌睡,於是就質問老師:「老師您常告誡我們應當珍惜光陰,時刻進德修業。那麼,為何您會在白天睡覺呢?」
老師不慌不忙地辯解道:「這你們就不知道了吧!我並不是在睡懶覺,其實我是到夢裡去找聖賢周公了!」
隔天,一位學生故意在課堂上假裝打瞌睡。老師見狀,於是就用腳輕輕地踢了踢學生,而這位學生也依樣畫葫蘆的說:「我也是到夢裡去找聖賢周公了!」
於是老師進一步質問道:「那你告訴我,周公跟你說了些什麼?」
學生隨即回答道:「其實也沒跟我說什麼,就只告訴我他昨天並沒有和老師見面。」

關於內心與行為的寓言.下

夸夸其談的空泛學風

劉元卿乃以「躬行實踐」作為核心思想,認為只有「一步一腳印」的務實心態,才能真正達到從內而外的一致性。因此,他寫作了〈徑約〉這則寓言,提醒人們為學之道,不外乎「務實」二字。故事說:
有位剛到入學年紀的小學生,拜了村子裡一位老師為師。這位老師就從識字、寫字的基礎教起。老師告訴小學生:「我們識字、寫字都是從『一』開始學習的,畫一筆是『一』,再添一筆就是『二』,同理,在『二』字上再添一筆就是『三』了。」
小學生聽了,心想:「如果是按這個規律的話,不就能推理出所有的字了嘛!」於是就和老師辭別。

回到家中,兒子非常自滿地告訴父親:「我已經學會了所有的字!」而父親的一位老友,由於見識不廣,竟也相信了他的「天資聰穎」。
一天,父親有位姓「萬」的老友來訪,事後,父親還想讓兒子幫他寫信給這位老友。但從早上直到中午,小學生始終無法將信寫好,父親感到很奇怪,於是詢問兒子。兒子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這麼多,為何偏偏就姓『萬』呢!我從早上到中午才畫了五百筆,要畫完一萬筆,應該還要好幾天才能完成。」
這則寓言正是闡明治學必須腳踏實地,否則便會造成空泛學風、一知半解的流弊。

劉元卿模仿改寫或獨立創作的寓言故事,往往通過尋常空間場域的設置,扣緊「躬行實踐」的主題,並透過誇張的情節設計與對話來凸顯人物形象,使與讀者產生鮮明的距離感和對比性,以觸發讀者對寓意的領會,從而達到改善社會不良風氣的核心目的。

林佑澤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