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代,華夏民族在黃河流域生活。黃河雖然提供了很多生活資源,但是卻經常氾濫,洪水如猛獸一般進擊各地,幾乎淹沒了一切,造成老百姓無家可歸,無法生活。堯的時代請鯀(ㄍㄨㄣˇ,大禹的父親)幫忙治水,經過九年的時間,效果卻不好,原來他用的是「圍堵」的方式──用泥土把河水堵住,雖然短時間可以擋住洪水,但卻不是長久之計,滔滔洪水依然威脅著老百的生命及財產的安全。
到了舜的時代,依舊為了黃河氾濫苦惱,因此請大禹幫忙治水。大禹為人聰明機智、仁愛可親,很能吃苦耐勞,並遵守道德規範。因為有父親失敗的經驗,所以他花許多時間跟精力到各地考察地形,很努力研究解決洪水的方法。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大禹終於發現「疏通」的方式才是解決黃河氾濫的好方法,於是決定挖渠道引導過多的河水避免淤積,再整修大湖以便將多餘的河水儲存起來。然而,這些工作需要很多人力,於是他號召各部落首領釋放囚犯,讓他們一起來服勞役。
為了將黃河氾濫的問題徹底解決,大禹身體力行、克勤克儉,親自跟工人一起挖渠道、修大湖,前後共花費了十三年,其中有三次經過自己家門口,卻因公忘私,不曾踏進家門,終於獲得最後的成功。大禹治水有功,所以深受老百姓愛戴,舜也將自己盟主的位子讓給了他。大禹成為部落盟主之後,非常努力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他的兒子啟品格優良、才華洋溢,在大禹的身邊幫了不少忙。大禹年老時,也想像堯、舜一樣把位子傳給賢德有才能的人,於是便找來當時幫他治理天下的益接位。但是,各部落首領和老百姓更喜歡大禹的兒子啟,便擁護啟擔任盟主,從此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世襲(ㄒㄧˊ)王朝 ──「夏」。
小朋友,「世襲」是指特定的地位、官職或身份採取同血緣間的傳遞,
跟「禪讓」傳賢不傳子的概念不同。
歷史上第一個世襲王朝──夏,在大禹傳位給啟之後便產生了。
想知道夏王朝有那些著名的事蹟嗎?請繼續閱讀下一篇故事。
林林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