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周幽王、褒姒「烽火戲諸侯」之後,「西周」便在戰亂中結束了。
其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東遷到雒邑(ㄌㄨㄛˋ 一ˋ在今河南洛陽),以躲避犬戎的侵犯,開啟了「東周」,又分為春秋時期、戰國時期。
平王在位時,周王室衰敗,強大的諸侯國經常吞併弱小的諸侯國,於是齊、楚、秦、晉等諸侯國便開始壯大,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而政令也往往出於稱霸的諸侯國。
齊國原本是姜太公的封地,也是其中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再加上靠近海邊,有著豐富的漁鹽生產。
古代航海和捕魚的技術並不好,所以魚貨和海鹽是很值錢的東西,齊國也因此而日漸富強,到齊桓公的時候曾稱霸諸侯國。
齊國之所以能夠如此,也得歸功於一個人──管仲。
管仲,本名為「夷吾」,「仲」是他的字,出生在「潁上」(安徽省穎上縣)。年少時與好友鮑叔牙結下深厚情誼。
鮑叔牙了解管仲的才華與智慧,儘管管仲家境貧寒,常常佔他的便宜,鮑叔卻始終不以為然,始終如一地對他非常友善。
隨著歲月流逝,齊國政局發生分裂,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而管仲則追隨公子糾。
兩位公子都想當上齊國的君主,期間管仲還差一點射殺公子小白,讓小白懷恨在心。
最後小白在許多人的幫助下,即位成為齊桓公。公子糾不幸敗亡,管仲也被囚禁於深牢之中。
正當管仲陷入絕境時,鮑叔牙毫不猶豫地向齊桓公推薦了他,但齊桓公怎麼可能接受?並非常憤怒地說:「管仲差點把我害死,算是我的仇人,怎麼可能重用他!」
「當時管仲輔佐公子糾,自然要對公子糾盡忠,所以傷害了您。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他是您的階下囚,可以隨您處置。如果您想壯大齊國,我可以幫您;但是如果您想稱霸天下,管仲才有足夠的能力輔佐您啊!」鮑叔牙非常堅定地回答,並且自願居於管仲之下,接受領導。
於是,齊桓公饒恕了管仲,讓他當齊國的宰相。
管仲執政以後,憑借著國家在海濱的漁鹽條件,流通貨物,積聚財富,並且體察民情,讓齊國壯大富強了起來。
他還認為:「政令符合民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給他們;百姓所反對的,就替他們廢除。」
這些治國理念受到歷代政治家的肯定,直到現代都很受用。
管仲曾說:「倉庫的糧食儲備充實了,百姓才懂得禮節;衣食豐足了,百姓才能分辨榮辱。國君的作為合乎法度,人倫關係才得以穩固。
不提倡「四維」:禮、義、廉、恥,國家就會滅亡。國家下達政令就像流水的源頭,要順著民意的方向流動。」
小朋友,管仲運用他政治上的才華,將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富強安樂,
接下來還會發生甚麼事情呢?請繼續閱讀下一篇故事。
林林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