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結果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給爸媽們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給爸媽們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AI,來了

AI橫空問世,無論大人、小孩、各行各業都深受影響。這個故事主要在讓小朋友了解AI的基本性質,建立正確的使用態度。

  • linlinlinlin
  • 2025 年 9 月 8 日
  • 生活故事
AI,來了

AI,來了

米米是個滿腦子問號的六年級女孩,連走路都在想:「如果橡皮擦能擦掉煩惱就好了;如果作業能像聽音樂一樣輕鬆就好了!」她常對同學說:「我腦袋不是裝空氣,是裝宇宙喔!」

有一天,她在媽媽的電腦上發現一個奇怪的聊天介面,畫面中央閃爍著一句話:「你好,我是 ChatGPT。想聊點什麼嗎?」米米咯咯笑著打字:「你是誰?真的會聊天嗎?」很快,螢幕上跳出回答:「我是 AI,也叫人工智慧。我不會吃飯、不會睡覺,但我能學習、模擬思考,還能幫助你學習喔!」

AI,來了

米米皺起眉:「你怎麼學會這麼多事?」「我讀了非常非常多的資料——百科全書、新聞、小說、論文、故事、笑話……再用超級快速的運算方式,找出人類語言的模式和規律。就像你讀了很多作文後,會知道什麼是好開頭、怎麼轉折,只是我的閱讀速度比你快幾百萬倍喔!」AI一一回答。「幾百萬倍?!」米米像聽到外星語一樣睜大眼。

「是的,我可以在幾秒內讀完幾千本書。不過,我只是記得很多資料,不代表我有感覺、會思考。我沒有真的『懂』,只是會『模仿』。」AI繼續回答。米米點點頭,「所以你像一本會說話的超級百科全書?」

「差不多,但我比百科還會聊天。」米米忍不住開始連珠炮似地發問:「恐龍為什麼滅絕?電流怎麼跑?太空人怎麼洗澡?你會畫畫嗎?」AI很有條理地說:「這些我都能回答!」

AI,來了

AI繼續說:「我還有一位朋友叫 DALL·E,可以畫出你說的任何畫面——像飛在雲端上的貓,或穿著宇宙裝的草莓蛋糕。」
米米笑到拍大腿:「這也太好笑了吧!」她突然靈機一動,打字問:「我有篇題目是〈我最佩服的人〉的作文,你幫我寫好不好?」
畫面靜了一下,出現回覆:「當然可以,但是這是不好的做法。我可以給你靈感、幫你想問題、整理結構,但整篇作文得由你自己寫,才是對的。不是因為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學習的價值不在答案,而在努力與思考。」

AI,來了

米米嘟著嘴:「可是有你幫我寫,我就可以快點交差啊!」「你會交出一篇完成的作業,但不會有任何成長。你想要的是快速,還是變成更強?」AI回答。

米米沉默了。她想起班上有人抄報告,被老師一問三不知,實在很好笑,便說:「可以幫我想幾個開頭嗎?參考一下」
AI快速回答:這是我最擅長的!來,我們一起打造幾個超有力的開場吧!」

接下來五十分鐘,米米時而皺眉、時而笑、時而點頭、時而狂按 Delete 鍵。
她問 AI 句子結構,自己動手打字,像在拼一幅專屬自己的拼圖。

AI,來了

寫下最後一個句點時,米米深深呼了口氣,靠在椅背上,有種從沒體驗過的成就感。
她對螢幕說:「你真的很厲害,但我現在也變得比較厲害了,對吧?」
「沒錯!我記得的,是別人的知識;你寫下的,是屬於你自己的生活和學習。」AI回答著。

那晚,米米在日記裡寫下:「AI 可以讀很多書,也能算很快,但它不能替我努力,也不懂我心裡真正想說的話。作文,是我的故事;學習,是我的路。」
她停頓了一下,又補上一句:「有 AI 的世界很酷,但我更想成為,有獨特看法的自己。」

小朋友,AI (人工智能,英語: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指由人造機器所展現的智能。)就像一個非常厲害、記性過人的好朋友,它能在幾秒鐘看完好多好多書,還能回答你各種天馬行空的問題。不過,它雖然會「模仿」知識,卻沒有真正的「感覺」或「經驗」,更不知道你心裡最真實的想法。
所以,當你用 AI 查資料、問問題、找靈感時,要記得——它是「幫手」,不是「代打」。作業、作文、畫圖、思考,都要自己動手做,因為學習最珍貴的地方,是你一步一步努力、自己動腦、自己發現答案的過程。

善用 AI,就像用放大鏡看世界——它讓你看得更遠,但走路的步伐,還是要靠自己的腳一步步走。等你長大回頭看,會發現:那些親手完成的成果,才是屬於你獨一無二的寶藏。

林 林教授 撰寫
蔡澤民教授 審訂

上一篇

網站累計

  • 1,039,387 次瀏覽
守護中華文化→挖貝集資平台
守護中華文化→挖貝集資平台

版權所有 © 2025 中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