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原意是說戰國時期攻伐頻仍、征戰不斷的情景。當時秦、楚交界的荊紫關鎮等地,白天可能屬於秦國,到了晚上被楚國奪取,而第二天,情勢可能又產生變化。於是後人遂以「朝秦暮楚」比喻世事多變。
話說「朝秦暮楚」的時空背景,是發生在戰國爭霸時期,秦國欲削弱楚國國力的故事。
周朝初始,眾多大小不一的諸侯,被周天子分封於天下各處。
但諸侯間,往往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征伐掠奪,周天子無力管束,以致兵戎硝煙愈熾。
最後周天子淪為諸侯名義上的共主,弱小到連一個諸侯都不如。
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仍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
但強大的諸侯們,無不爭相稱王,彼此征鬥不斷,希望自己成為最終的霸主。至戰國末期,數百年的動亂,在廣袤的大地上,盡是哀鴻遍野、血流成河。
華夏民族是一個早慧的民族,在經歷多年的戰火,鍛造出無數的英雄豪傑;百家爭鳴的結果,更締造了中華文化、思想上最輝煌的篇章。千年流轉、人物傳承,那些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猶如一座聳入雲霄的永世基石,在這基礎上,後人得以汲取前人智慧,使中華文化更上層樓、光芒萬丈。
春秋末,晉哀公死,幽公即位。晉國發生了三位卿大夫(韓、趙、魏)瓜分該國多數土地,只留給晉幽公絳與曲沃兩個地方,韓、趙、魏即後世所稱的三晉。
《資治通鑑》記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後人多以此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雖然也有持不同看法者,但歷史的腳步始終不斷向前。
戰國初期各大諸侯國陸續併吞弱小封地,直至形成七雄態勢。
中期後,秦王採用張儀連橫之策,對各國採取分化反間、或聯合瓜分弱小的策略。張儀從魏國「四分五裂」之勢,遊說魏國「趨事強秦,合攻眾弱」;又遊說楚懷王,以歸還楚國舊地商於為約,楚國亦背棄齊國、與秦結盟。
最終秦國併滅六國,一統天下。
後人常以「朝秦暮楚」形容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權相爭、交鋒頻繁的景象。今稱荊紫關鎮的故地,當時白天可能屬於秦國,晚上又被楚國奪取,但到第二天可能又再次易主。故「朝秦暮楚」也可以比喻世事多變、難以揣測。
晁補之在任齊州太守期間,重修毀損已久的北渚(ㄓㄨˇ)亭,作〈北渚亭賦〉。
寫道「士如行賈(ㄍㄨˇ),孰非逆旅?託生理於四方,故朝秦而莫楚,曾無必於一笑,尚何之千古!」
他感嘆仕宦生涯如同經商,總是四處流離居無定所,就像戰國時的策士們,奔走於各諸侯國間,為達到自己最終的目的,馬不停蹄的周旋往復。
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也用來比喻,一個人行蹤無定或生活的飄盪、不安。
「成語」就像歷史濃縮提煉的雞精,若想增長智慧,請天天飲(引)用!
◎ 導遊帶領遊客,「朝秦暮楚」地遊歷各地。
◎ 燈紅酒綠的拜金男女,大多「朝秦暮楚」地為錢而生。
◎ 忠臣寧捨身取義,不會「朝秦暮楚」地投靠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