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舊布新」的意思是除去舊的事物,並同時開展新的事物。「布」在此同「佈」。
這個成語鼓勵大家除去不好的事物或惡習,同時開展新的做法。
歲末迎春之際,是我國傳統農曆過年,多數人會按照習俗把家中內外清整一遍,在過年前進行「除舊布新」,俗稱大掃除,我們藉此把日常沒有清潔到或是藏污納垢的地方清理乾淨,並把老舊、損壞或用不到的物品丟棄,使家裡煥然一新。這句成語寓意著祝禱,希望新的一年能把過去所有不如意、不順遂的事情全部拋棄,迎接一切美好。
近三千年前的《左傳.昭公十七年》中記載:「申須日:彗所以『除舊佈新』也,天事恆象」的話,描述了那年冬天彗星出現在大火星旁,魯國大夫申須說:彗星之所以可以視為「除舊佈新」代表,因為天象永遠都預示著吉凶,彗星在大火星旁,怕有火警,所以要清理舊穢。而一千五百年左右的《隋書》也寫到:「懸政教於魏闕,朝群后於名堂,『除舊布新』,移風易俗」。可見這句簡單明瞭的成語,在我國已沿用了很長的時間。
時至今日,人類的生活已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在崇尚商業化創造性需求的過度包裝下,製造出各種污染以及大量的垃圾。
雖然現在我們擁有極其便利的生活方式,但所衍生出的物品在廢棄後,無一不成為未來人類的負擔。同樣地,在無數資訊被廣告化的宣傳推播下,各種良莠不齊、似是而非的言論,已混淆了許多美好的真諦與價值,那些唯利是圖、利益薰心的騙徒,將又要考驗多少盲從、不經思考的人性?
人類的科技確實在「除舊布新」的路程中突飛猛進。「布新」是立足於前人過往積累的基礎上,得以保留美好繼承,也在「創新的錯誤」中不斷調整腳步。這個過程考驗了我們的心靈,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滌除了負面的影響,但絕不是讓我們找到了理由,無分是非好壞,粗暴地將過去的一切埋葬。
在生活進化或心靈成長中,我們都需以「除舊布新」的方法來迎接未來。有人主張「東西再好,不用就是垃圾」,或許也是在提醒我們,身外的「物」或是內存的「心」,都裝不下我們貪婪的——「想要」。或許珍惜、善用所擁有的一切資源,保持感恩惜福的心,才能讓我們在未知的前進中、步步踏實。
- 為了迎接嶄新的一年,家家戶戶進行「除舊布新」的大掃除。
- 「除舊布新」是為了迎接嶄新的生活,也是要求自己養成積極進取的態度。
- 「除舊布新」的真諦,是鼓勵大家除去不好的事物及惡習,絕不是簡單地擺脫過去的一切。
BU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