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找不到符合條件的結果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 中讀網
    • 網站地圖
  • 影音
    • 影片專區
      • 經典文化
      • 詞學
      • 現代文學
      • 優化人生
      • 生活趣味
    • Podcast
      • 經典文化
      • 床邊故事
  • 思想
    • 思想通論
    • 諸子百家
    • 兩漢思想
    • 魏晉玄學
    • 隋唐佛學
    • 宋明理學
    • 明清氣學
  • 賞詩
    • 詩歌發展史
    • 通論
    • 相思情愛
      • 愛情詩篇
      • 知己厚誼
      • 去國懷鄉
    • 詠物寄興
    • 田園山水
    • 社會寫實
    • 邊塞詩
    • 食在滋味
      • 飲食詩篇
  • 讀詞
    • 詞學通論
    • 晚唐五代詞
    • 北宋詞
    • 南宋詞
    • 元明清詞
  • 語文教育
    • 議論
    • 抒情、記事
    • 遊記
    • 歌賦、戲曲
    • 奏議、序跋
    • 傳奇、章回小說
    • 文化教材
  • 成語
    • 筆劃檢索
    • 常用成語
  • 經典故事
    • 愛情悲喜
    • 家庭婚姻
    • 奇幻冒險
    • 犯罪懸疑
    • 恐怖玄怪
  • 床邊故事
    • 神話故事
    • 民間故事
    • 歷史故事
    • 生活故事
    • 寓言故事
    • 童話故事
  • 當代紀事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公佈欄
    • 投稿園地
  • 約稿
  • English
中讀網

毋忘在莒

戰國時期,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齊人與田單死守莒城和即墨,最終獲得勝利。而「毋忘在莒」也被用於勉勵人們應記取苦難挫敗,讓自己重新贏得勝利。

  • bubububu
  • 2024 年 12 月 4 日
  • 常用成語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是我國歷史上很精彩的成語故事,除敘述齊桓公從年少流離顛沛,到最後成為一代霸主;也記錄了齊國在五國聯軍的進攻下瀕臨滅國,到收復全部失土,在在激勵我們面對失敗時仍需奮勇拚鬥,設法贏得最後勝利,重新再站起來!

這個故事最早源自春秋時期,當時因齊襄公未履行對大夫(官銜)連稱、管至父的承諾,導致他們憤而弒君,改立齊襄公堂弟公孫無知為齊君;齊國公子(諸侯之子)小白由齊大夫鮑叔牙帶領流亡莒國。後來齊國再度發生政變,就任齊君不久的公孫無知也被殺害,齊國無主;當時齊襄公的兩個兄弟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各有支持者擁護爭奪王位,而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協助下最後成為齊君即「齊桓公」,並在管仲的輔佐下,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
一日,齊桓公與管仲、鮑叔牙、甯戚飲酒酣熱,桓公對鮑叔牙說:何不為我說些祝禱的話?這時候,鮑叔牙說:希望主公不要忘記逃亡莒國時的慘痛經驗,管仲不要忘記在魯國被綑綁的屈辱,甯戚不要忘記過去餵牛睡牛車下的貧賤日子。齊桓公聽後,離開席位對鮑叔牙拜謝說:我與兩位大夫都應謹記先生的話,則國家社稷就不會發生危難了。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另一個場景發生在戰國時期。
當時燕國大將樂毅率領五國聯軍攻打齊國,在很短的時間內攻破齊國多數城池,只剩莒城和即墨兩個地方未被攻下。齊湣王逃至莒城,因故被協防的楚將淖齒所弒,後來淖齒亦被齊人擊殺,在莒城的齊國大夫只能擁立齊湣王之子為齊襄王,繼續對抗聯軍。另即墨守將也因征戰陣亡,臨危之際,眾人推舉田單為將繼抗敵軍。最後田單和即墨的士卒百姓同心協力、刻苦堅守下,傳說以「火牛陣」夜襲樂毅部隊獲得大勝,齊國各地軍民聞訊也紛紛起兵反抗,齊軍得以趁勝反攻,收回全部失土。

二十世紀的後半葉, 敗退臺、澎、金、馬的中華國民政府,為了激勵軍民,先總統蔣公提出效法「毋忘在莒」精神,在金門最高峰太武山上題寫「毋忘在莒」四字,期許全體軍民共體時艱、團結奮鬥、保家衛國,毋忘失去大陸的教訓。

  • 在金門太武山上有蔣公所題寫「毋忘在莒」的刻石。
  • 「毋忘在莒」的故事綿遠流長,其中田單復國所使用的火牛陣,令人稱奇。
  • 「毋忘在莒」這句成語,勉勵我們記取苦難、挫敗,讓自己重新贏得勝利。

bubu

上一篇
下一篇

網站累計

  • 873,091 次瀏覽

版權所有 © 2025 中讀網